第A23版:时评/专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有些“权威”观点其实很可疑
· 《报告文学》卖身,搞完文学搞学术
· 小姐也是人,给她们戴个头套吧
· “燕尔新婚”本是弃妇的控诉
· 都喜欢捧臭脚
· 买橘子,吃橘子
· 林徽因为何能让冰心不爽
· “海南经验”当为燃油税所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2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有些“权威”观点其实很可疑
  ■新华时评

  目前杭州地铁事故已经进入原因调查阶段,在这种节骨眼儿上,要正确看待来自各方的声音,尤其要警惕看似中立、实际背后与调查对象有利益关联的所谓“专家”以及任何强势团体的声音,做到兼听则明。任何“权威”的意见,都要放在聚光灯下接受事实和群众的检验。

  现在的一些“专家”,他们经常还有另外的身份,或是一些大财团、大企业的董事、顾问,或是某某咨询公司的老板,在行业中分享着巨大的利益蛋糕。这些“专家”的言论,有可能完全出于学术良心,也有可能并非如此。而鉴别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新闻舆论的开放、透明,让人民群众来判断,接受事实的检验。

  近日一位“权威”专家被请到杭州地铁坍塌事故现场,向众多媒体发表了自己对事故原因的几点判断和看法,认定“这是一起突发性地质自然灾害”,否认了施工单位负责人在国家安监局副局长赵铁锤面前亲口承认的早已发现有隐患存在的事实。事故现场的群众不理解了,明明地上早已摆着的大裂缝,怎么就被专家“忽悠”没了?一些媒体没有因“权威”的光环而影响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通过采访周边住户、遇难者的工友等,对这位专家的观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辩驳。还有网民在网上发帖,检索出这位专家除了有院士、教授的头衔,原来还是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和杭州地铁施工单位中铁四局属于同一家企业。

  尘沙吹尽始现金,我们相信,不同的机构和人士,有不同意见很正常;我们也愿意看到,每一个专家都本着学术操守,作出公正客观的研究判断。在当下我国已经形成的监督体系之中,在强大的媒体监督、群众监督面前,任何来自于“权力”或“权威”的意见,都要摆到公众的眼皮底下,交由人民群众审视,经受事实的检验。因此,此次事故原因和责任鉴定的最终结论,正如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所言,一定要经得起公众评判和历史的检验,才能最终让百姓认可、信服。

  新华社记者 方益波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