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小社会。
降价风暴来袭,所有的痛苦,以及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其他人的欢乐,都来了。
小陈和大宝都在重灾区。两人表面均谈笑风生。
小陈的期房从单价11000直落7400。然而他很镇定。从户型,到景观,到楼层,到阳光,他一一剖析自家房产与降价房之间没有任何可比性,浑若不在同一小区。小陈的新房在河西。
大宝自陈:“我已经不把房子当资产了,所以也无所谓资产缩水。”他的身上马脚较多。比如桌上一向精心养护的水生植物忽然失去照拂,几近干枯。比如近日致力于钻研市场何时回暖,更打赌明年五月房价铁定反弹,在一片质疑声中,口齿更钝,青筋更暴,直至愿以新房为赌注。大宝的房子在桥北。
小陈和大宝是无数新南京人的代表。一个婚后辗转来宁定居,一个毕业后留宁未娶,购房都是刚需。在南京无根无基,家的感觉无限温暖,没有什么余地不买房。
说没有既得利益者,那是矫情。
小李毕业第二个月便看中当时城中最贵的酒店式公寓,软磨硬泡花了两个月工夫说服相对保守的父母投资,现在稳坐钓鱼台,月入租金两千。该楼盘早已无房可售,自然也无价可跌。
大姐大置业更早,一套簇新装修的城中两居室闲置,吸引得外籍租户携款而来,高价而住。
激辩由此诞生。时机论者,有说买得越早越好,如小李,如大姐大;地段论者,说不论何时买到什么价位,地段好的房子就是不跌,如小李,如大姐大。
午饭谈资无房不欢,而且非关工作,这是社会问题,不是经济问题。
才智过人,一身是胆的英雄汉,没有房无颜迎新娘,是现实吧?
时代女性,能文能武,抓紧时间攒点私房买个婚前财产什么的,是现实吧?
茕茕孑立者,租房而居,房租贵不说,永远不敢购置大件,心如浮萍,有苦说不出,是现实吧?
未来早已透支,没有能力承受房价起伏,是现实吧?
无怪乎个个探讨买房经。
忽然有一日,编辑部中出现异类。新婚,新南京人,不买房,只租房。女方高知,笑容大方轻柔。男方的幸福全部来源于此。他们两人身边,永远没有看似精彩的置业话题,却静静流淌着生活的小溪。一切降价悲剧只得黯然远离。
众人如梦方醒:涉房话题,非关幸福。快报记者 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