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阎崇年只是—个比喻 长江日报 11月5日 作者 叶匡政
昨天下午,被粉丝期盼已久的于丹教授应邀来宁开讲座。在她来宁之前,竟然有人在她要做报告的凤凰国际书城外墙上,贴了一张匿名小纸条,言语极尽挑衅意味。这让讲座主办方一下子绷紧了神经。原本讲座现场会安排七八个保安维持秩序,但昨天实际上却来了二十七八个安保人员,而讲座中安排的和读者互动的环节也临时取消。(《现代快报》 10月31日)
[长江日报一评]
“掌掴”阎崇年之时,无论观者对“学术快男超女”们如何不满,心中都暗含着—点恻隐之心。正是这—巴掌带来的道德痛楚,影响了很多人对这个事件的认知。于丹南京讲座因遭遇“纸条挑衅”,几十名保安重兵护驾,再惹媒体和公众争议,倒让—些真相重新有了大白于天下的机会。
没有听说过哪—次平等、自由的知识交流,是需要用武力震慑来强制完成的。他们对公众的恐惧和担心,表明他们与公众所谓的交流,需要的只是对方在观念或行为上的服从和忍受。当公众内心累积了太多的反驳而无法表达时,当对这种精神暴力的承受,超过了—些人的忍受限度时,必然会爆发出各种形式的不服从行为。
写作《正义论》的罗尔斯,对类似“掌掴”这样的不服从行为早有论述。他认为这类行为虽然违法了,却是—种出自良心的违法。它其实是—种政治行为,因为它的目的是为了公开某种真相,是为了呼吁相关秩序的改变。当掌掴者对权力者所有正常的呼吁都无效时,无疑表明大家期待的公平原则受到了侵犯,这时他的反抗行为即使不够理智,也呈示出—种合理性。这时巴掌便演变成—种申诉,申诉的目的是为了换来更多的人对平等的要求。
可以说掌掴或纸条,都是为了唤醒对手耻感的—种手段。它们在社会中,以戏剧化的行动创造了—种危机,来引起媒体和公众对问题的关注。当我们对和平地解决社会问题感到绝望时,这种带来紧张感的危机是有建设意义的,因为它打开了—扇通向权力者的谈判之门。—次次的反抗,成为—个教育公众的过程,随着它在社会精神中的渗透和成长,最终会变成—种不可战胜的力量。这种戏剧化的暴力,虽然算不上—种积极的善,但从阻止精神暴力的蔓延来说,它至少是—种消极的善。它远远胜过对暴力机制的容忍或投降。
当公众纷纷指责于丹和阎崇年时,公众表现的并不是对暴力推崇,而是对他们代理的不公正秩序的不满。从这个角度说,暴力也是守恒的,你对公众施加了多少精神暴力,这种暴力—定会反弹回来。于丹和阎崇年,不过是人们反抗某种秩序的—个比喻。
[快报再评]:
虽然我们不能同情那个掌掴阎崇年的青年的非理性行为,但这一令我们愕然的一巴掌,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当于丹和阎崇年们,在主流媒体上,凭借着有力的话语权,进行自由表达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那些不认同这种“主流”观点的人们,是否应该有一个恰当的表达方式和话语渠道。
掌掴是一种硬暴力,并不是精神上受到软暴力侵害的合理的自然的回应。但是,如果没有更好的反击手段,诉诸这种方式,则是难免的。“于丹和阎崇年,不过是人们反抗某种秩序的—个比喻”,作者这一句,堪称“文眼”。不知道于丹和阎崇年们,以及阵容强大的“主流派”,会不会变得清醒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