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一周声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邦德归来 绅士不再
· 一封寄给岁月的情书
· 翻唱“教科书” 你要给谁听?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一封寄给岁月的情书
  太好看了,台湾等这部电影等了好久。”

  ——侯孝贤

  两个月前,用搜索引擎查找《海角七号》,电脑会不断提示:“您要找的是不是《长江七号》?”两个月后,台湾人将《海角七号》作为招待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台湾之行的“盛宴”之一,越来越多的大陆人知道了《海角七号》。

  这个仲秋的深夜,我和许多电影迷一样,看似准备充分,却依然无可抵挡地坠入一个叫魏德圣的台湾男人营造的影音世界里。他这一生独立完成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正在持续刷新台湾电影史上的票房传奇——从8月上映到现在,在台湾已经达到了3亿多新台币的票房。想想台湾总共才2300万人口,居然有3亿多票房。难怪台湾人一见面,问的不是“你有没有看《海角七号》”,而是“你看了几遍《海角七号》”。

  众所周知,不管是杨德昌、侯孝贤,还是蔡明亮、李康生,台湾电影一向是以走“艺术剧情片”路线为主。这种电影在商业价值方面往往欠缺,所以近年来台湾本土电影的票房往往都不吃香,在这样一个岌岌可危的时候,及时杀出了这样一匹“黑马”。少了艺术,多了通俗的大众娱乐和商业元素;没有名演员压阵;异国恋的情节其实是老套,有些细节还很粗糙,假如你不了解台湾的历史和文化,很可能并不能与之产生共鸣……但所有这些,都不能够阻碍它让台湾本土电影为之一振的气势。

  魏德圣这个名字以前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在《海角七号》之前他从未独立拍摄过长片。但这位导演在台湾电影界却是出了名的“一根筋”,之前曾抵押自家的房子,为自己理想中的一部电影拍摄了5分钟的片花。这次执导《海角七号》更是破釜沉舟、负债3000万,旁人谈起他总会说:“小魏这人很不错,很努力,但你不要学他。”不过这位台湾电影的“海底捞月”者这回算是豪赌成功了,台湾新电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侯孝贤认为:沉寂已久的台湾电影界,或许就将由《海角七号》开始复苏。

  魏德圣把《海角七号》的故事背景放在台湾南部的小镇恒春,这里有悠久的古城墙,也有现代化的酒店和接踵而来的观光客,片中有落魄失意的恒春青年,也有会弹古老月琴会说日语的“国宝”茂伯,还有倔强的单亲妈妈、淳朴的原住民警、为米酒业绩打拼的客家人……简直就是一个台湾万花筒。一个因“意外”而构成的搞怪乐团,一个写着日本殖民时代旧地址的邮包,一场当代“一夜情”,一群小青年的励志生活,一段50年前的凄美爱情,在9月天烧遍台湾城乡,引发了许久未见的观影热潮。魏德圣既让大部分观众看到一部诙谐幽默、没有冷场的本土剧,也没有忘记他做电影的初衷,努力将许多创作意念埋藏在电影里等待被发现。《海角七号》的底蕴是人生的残酷、大时代的悲哀,对于台湾,日本殖民者被遣返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时代的结束留下的不只有仇恨,还有亲情、爱情、友情,在岁月中发酵。如果你了解台湾历史,也许能读懂那些欢笑背后的“隐喻”。

  这样一部影片最打动我的却是:这部没有大阵容,也没有大特效,号称台湾20年来史无前例“最大制作”的电影,所有的投资,仅仅够拍3分钟的《赤壁》。

  朴尔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