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阅读周刊·回忆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我在头脑发热年代写发热文章
· 母亲的玉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我在头脑发热年代写发热文章
  河北省徐水县在大跃进时代修建的土高炉

  今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创刊六十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社,发表了一篇重要讲话,提出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锦涛同志说:“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这二十四个字,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人,不论职位高低,都该牢牢记住,时时引以为戒。

  我作为在《人民日报》工作多年的一名编辑,感受尤深。由于《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它所担负的舆论导向,不论是“利党利国利民”还是“误党误国误民”,影响和威力都特别巨大而深远;尤其是后者,造成的危害和恶果,常常无法预料。中年以上的人都不会忘记,“文革”大乱开始之时,跟着那份以中共中央名义向全党发出的“五·一六通知”,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以前所未有的通栏大标题发表一篇题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这篇举起“文革”黑旗的社论,其实同报社编辑部毫无关系,是陈伯达率领进驻人民日报社的中央工作组带来的),开始了大疯狂的十年黑暗历史。从这一天起,《人民日报》被林彪、江青一伙及其党羽所控制,后来又增加《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被篡夺了党中央领导大权的“中央文革”严密控制的“两报一刊”,十年中“误党误国误民”的舆论导向,造成的危害罄竹难书。现在倘若去翻翻那十年的报纸合订本,从内容到版面,常会让你心惊肉跳。这些年来,已经有不少文章和出版物,详细揭露,记录在案;将来一定还会陆续出现。历史上凡是危害人民、危害国家的事实,无论用什么借口、什么方法去掩饰或者曲解,都是不得人心的。

  这类大事暂且按下不表。我在这里仅就五十年代后期头脑发热的年代自己所写的发热文章,作为错误舆论引导一例,呈现于读者之前。

  如今,若是同一些中青年人士讲起五十年前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高高飘扬的年代,讲起全民大炼钢铁、全民写民歌、亩产万斤稻、农村吃饭不要钱这类事,他们一定会目瞪口呆,以为是编造中国版的《天方夜谭》,不相信竟有这样的事。但是,对年过花甲古稀的老年人,肯定会引起一连串辛酸苦涩的记忆,难以忘怀。那几年,来自中央的一个号召接着一个号召,一个口号接着一个口号,从上到下,从南到北,从城市到农村头脑发热,狂潮汹涌。不论最初的动机如何善良,愿望如何美好,结果是导致三年困难时期全民族的空前灾难,许多人被饿死,工厂不冒烟。商店货架没有存货,全民饥饿,浮肿消瘦,国民经济严重失调。刘少奇引用他湖南家乡人民的一句话“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纠正当时来自最高领导人、流传甚广的“七分天灾,三分人祸”的错误估计,是符合实际状况的总结。也许这样的“倒三七”估计还是轻了些,因为那几年并未遇到特大的水旱灾害,而是由于领导人头脑发热,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又听不得不同意见,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决策,形成了几乎遍及全国的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谎报风、命令风和种种违反了多年的实事求是优良传统的做法,严重地脱离人民群众,严重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作为党的喉舌,报纸在那几年起了相当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人民日报》的元老之一、曾任总编辑的李庄后来做过简明扼要的概括:典型多、栏目多、观点多;气魄大、嗓门大、标题大、照片大。刘少奇同志后来在总结经验教训时说过:这几年的教训,中央要负一半责任,《人民日报》也要负一半责任。这个批评相当严厉,也符合事实,并不过分。那个时期特别是1958年下半年,《人民日报》上几乎天天都会出现让读者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新闻、通讯、言论和标题。从要闻版、工业版、农业版直到文艺副刊,都是如此。随便举个例子:1958年8月22日河北徐水县制定了一份《关于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迈进的规划》,《人民日报》为此在第二天发表了长篇报道,其中就有这样的字句,“徐水的人民公社将会在不远的时期,把社员们带向人类历史上最高的仙境,这就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时光。”这里所说的“仙境”,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许多共产党人从参加革命、入党的第一天起就孜孜追求的理想社会,到1958年竟然似乎指日可待;“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那时也时常能见到。

  在这样如火如荼的气氛下,《人民日报》副刊自然不敢后人,尽力配合,发表了不少热气腾腾的稿件,精心安排了不少擂鼓呐喊助威的版面。我在新近出版的拙著《风云侧记——我在人民日报副刊的岁月》一书中有所述及,此处不赘。使我后来常常成为一块心病、长怀愧疚之情的,是自己也写了不少的散文、杂文、随笔和诗歌,不遗余力参与了这类发热浮夸的大合唱。五十年过去了,总觉得对善良的读者欠了一笔债。“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对他们说了许多不负责任,甚至强词夺理的假话,做了许多不符合实际、过分夸张的叙述,描写了许多虚幻的彩色泡沫。

  现在摘录一些当年的文字,作为例证,请今天的读者审视一下我干过些什么傻事,写过些什么发热的文章。用另一种字体排,并不是因为它们如何重要,而是因为它们如何可笑。

  1958年秋天,我和文艺部一位同事去四川组织宣传“大跃进”的副刊稿件,在川东万县地区,看到大巴山人民大炼钢铁的热烈场面,写了一篇题为《巴山铁水》的散文。其中写道:

  大巴山最早迎接上山来的,是一群天不怕、地不怕、勇敢又细心的人。不管赤日炎炎,还是连天阴雨,他们总背着口袋,拿着钉锤,到处敲敲打打,寻找矿苗,你道他们都是勘探专家么?不,他们大都是有生以来头一回同矿山打交道,有许多人从来也没看过铁矿是啥样子。忠县有位乡党总支书记,背着口袋上山找矿,看见有点异样的石头,就采一块,这样采了一口袋,背下山来找人辨认。忠县洋渡乡金台农业社的监察主任老谭,在金台山找到一处矿苗,挖了四天,就没有了。老谭心里发急,全乡都在等着他的消息哩!他回家吃了一顿饭,又进入一片没有人烟的老山密林,下几百丈到沟底,上几百丈到对山,他就在这里找了七八天,饿了就吃麦粑粑,渴了就喝河沟水,老虎就在附近咻咻吼,他也不管,终于在一个深岩洞里找到矿……

  找到了铁,山上便响彻了火药爆炸声和钻头的震击声,直上直下的山壁上便出现了蜿蜒的羊肠小路,便出现了川流不息的挑运矿石的队伍。于是,两三个月里,小高炉、土高炉便一个个、一群群地出现了。

  我们曾在奉节县深山里的一个炼铁厂里住过一夜。那里,有一个二十一立方公尺的高炉,现在正在日夜赶建另一个同它一样大的高炉。那里,焦炭要从十多公里外运来,没有公路,就用人挑,用兽力车运,反正一分一秒也不能耽误。工人们有时连着干十多二十个小时。有一个翻砂工人告诉我,他已经连着干了十六个小时了,可是一点不觉得累……

  大巴山里的深夜,并不安静。除了高炉在歌唱,到处都能听到清脆的电话铃声,这是地委或者县委在召集电话会议;这是区里、乡里在询问当天的出铁数字;这是钢铁指挥部在调动队伍,从这个区去支援那个区;这是每一个前沿阵地的指挥员在向上级报捷……

  全民大炼钢铁的1958年,不仅农村,连北京各个机关都参加了,几乎每个机关后院,都是日夜炉火熊熊。我的爱人将家里的旧铁锅、旧菜刀、蜂窝煤炉以至旧缝纫机搜罗在一起,坐一辆三轮车送到机关去。那些东西就是铁制品,有的还淬了钢,不知扔到土高炉里能炼出什么。

  沸腾的1958年过去,1959年又是一个“大跃进”的年头。我写了一篇《第十个春天》,其中有这样的字句:

  我们刚送走了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带来辉煌胜利的一九五八年。一九五八年,是我们历史上空前灿烂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的工农业主要产品钢、煤、机床、粮食、棉花的产量,不是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增长,而是百分之几十地增长。我们创造了世界罕有的速度。这一年,在亚洲东部广阔的土地上,出现了一轮初升的太阳——人民公社,只经过短短的三四个月时间,我国广大的农村除了个别地区以外,遍地竖起了人民公社鲜艳夺目的红旗。这一年,六千万人参加了炼钢的行列,热火朝天,餐风饮露,响亮地完成了党中央的伟大号召,提前把一0七0万吨钢拿到手。这一年,我们在每个战线上都有火箭一样的速度向前飞跃,这一年,我们的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精神、共产主义风格大大发扬……

  在另外几篇文章里,这一类的语句,比比皆是:

  当严寒的风雪呼啸着的季节,人们就说过:大跃进的年代没有冬天。果然,在工厂、矿山,人们丝毫没有停过脚步,在农村,积肥备耕的战鼓敲个不歇,就这样热热闹闹地迎来了又送走了今年的第一季度。如今,春潮汹涌,万马奔腾,红旗招展,群情振奋,上下一心,左右逢源,正形成一个轰轰烈烈大搞增产节约的局面。

  (《春潮汹涌》,1959年4月)

  最近一个时期,光从报纸上看,确确实实显示了在全国范围内社会主义跃进高潮的无限美妙的景色,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也使人心潮起伏,振奋不已。

  看吧,甘肃决心苦战三年改变全省面貌;广东澄海县争取十年内亩产二千七百三十五斤;河南舞阳县先锋社三年治山规划,四十天就完成……这些只是随手拈来的几个例子。如果仔细看看报纸,真是万紫千红,五彩缤纷,不仅是眼睛上,而且是思想上、心理上,每天都感到赶不上新形势了。

  张张报纸上都是“大跃进”“比干劲”“快马加鞭”“力争上游”的字样。这一片千军万马奋勇前进的脚步声,合成了一曲庄严雄壮的交响乐;这一片气势磅礴的干劲,组成了规模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图景……

  (《好大喜功和小试锋芒》,1959年春节)

  1958年秋天,报纸上几乎天天都有“放高产卫星”的报道。天津郊区某大队亩产十万斤水稻的“卫星”震惊全国,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我们文艺部全体人员由部主任带领乘火车去参观这个“新生事物”,只见那块高产田密不通风,为防止过密造成腐烂,在田埂上放了多架吹风机,向稻田里吹风。大家看了,嘴上说“这倒是新鲜事”,心里却都认为是弄虚作假。我爱人的机关也组织干部去天津参观这个大队,同去的有一位同事的老母亲,老人家一看就直说“完全是骗人,根本不可能的”。

  其实那几年我出差到外地,也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大跃进”年代给老百姓造成的种种艰难困苦,说大话的浮夸风更是比比皆是。1959年5月,我陪同朝鲜新闻代表团访问四川,在成都郊区某县一个生产大队部,朝鲜同志看到门口高悬“××红专大学”招牌,十分诧异地问:“这是大学?”摇头表示不明白,他们心里一定想到这怎么能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或者平壤的日成大学是一回事?我当然知道那只是一间向社员作政治宣传、传播农业技术的屋子,根本不是什么大学。至于百货公司没有多少商品,橱窗空空,想买点特产都找不到,更是随处可见。1960年到浙江富阳八一大队,正遇中秋节,大队食堂给我们的菜就是一碗煮芋头,这已经是照顾我们“北京客人”的佳肴了。第二年春天到京郊怀柔县汤河口,大队食堂中午每人只吃到两只窝窝头和一碗盐水煮大葱,食堂优待我们,每人给一大碗堆尖的大葱,而我们三个人一起只吃了小半碗。看到老百姓家徒四壁,面有菜色,小孩个个骨瘦如柴,我们心里都很难受,但是,一写到笔下,就必定走了样。上面这类虚张声势、空洞浮夸的文字,在那几年的文章里时时可见,它们都分别发表在《人民日报》和其他报纸杂志上,有的还在版面占有显著地位,当时不免有点沾沾自喜,自以为努力完成一件宣传任务,为“三面红旗”擂鼓助威。今天再来摘录的时候,却只有脸红心跳,有点像一个小偷。小偷乘你不备,摸了你的钱包、手表,我们这种从事报纸工作的人,却是依仗读者对报纸刊物的信任,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读者说了那么多大话、空话、假话,还以为是在向他们介绍大好形势,鼓舞人们的斗志,歌颂群众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用现在时髦话是“高唱主旋律”,冷静想一想,却是加入了刘少奇同志批评的“人民日报要负一半责任”的行列,辜负了读者的信任,对他们犯有罪责。《人民日报》等共产党领导的报纸刊物,历来在群众心目中都占有很高的位置,中国老百姓有相信党报党刊的传统,凡是报上说的,大多都被认为是党的声音。党的号召一般都是深信不疑的。

  然而,读者毕竟不是傻子,不是随随便便就听凭愚弄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大白话,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他们从亲身实践中明白报上讲的并不全是事实,甚至完全不是事实,就不再轻信盲从了。1958年冬天,我有一次从武汉回北京,在火车硬席卧铺车厢,听到下铺两位中年干部模样的乘客在议论。火车夜过河南大地,铁路道旁一片红光闪闪,大约连夜摆开大炼钢铁的战场。这两位乘客从窗外的情景,谈到近日在省报上看到一篇报道那里各行各业大炼钢铁的通讯,以内行的口吻很不以为然,认为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一位摇摇头说:“报上总是吹,把蚂蚁都能吹成大象。”另一位说:“碰到这种文章,我只有一个办法:不看,也不信。”前一位又说:“你不信,有人信呀,这不明明是害人吗?”过了一会,他又叹口气说:“其实也不能全怪报纸,上有所好,下必其焉。这样的大事,报纸自己能做得了主吗?”我躺在上铺,静听他们的尖锐批评,面红耳赤,不敢发一言,那个尴尬场面,到今天还记得很清楚。撇开报纸上常见的那些按宣传需要编写的所谓“读者热烈反应”“大家一致认为”……这才是人民群众对那个发热年代舆论导向最真实的反应、最公正的评价,短短几句话,抵得上千言万语。

  (作者系《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

  (袁鹰 来源:炎黄春秋)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