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尖锋话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国务院参事 为什么是冯骥才 不是余秋雨
· 冯骥才:选我做参事 是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2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冯骥才:选我做参事 是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不管是风风火火抢救一片在推土机前颤抖着的历史街区,还是孤寂地踏入田野深处寻觅历史文明的活化石,惟有此时,可以同时感受到行动的意义和思想的力量。”

  ——冯骥才

  昨天在华阴,今天在咸阳,明天一早就要去宝鸡。”10月31日晚上10点,当快报记者终于通过电话“抓”住冯骥才的时候,电话那头的他已经身心疲惫。这位刚受聘的国务院参事,10月28日抵达西安后便马不停蹄,连日穿梭在陕西的田野、山间,调查当地的民间文化保护情况。“在陕西,要做的事、要见的人实在太多了,光昨天晚上就接待了六拨人,实在没有劲了。”冯骥才说他一闭上眼睛就能睡着。他表示,等他回到天津后,一定和记者深入地谈一谈。

  被聘参事体现国家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冯骥才是10月28日到西安的,前一天,媒体披露66岁的他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聘期为5年。国务院参事室网站上公布的资料显示,冯骥才是现任40多位国务院参事中唯一一位作家,唯一一位人文学者。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参事室曾经找我谈过,他们希望我去做参事,他们希望我在文化方面多给国家提一些建议,同时说有些事情会向我征求一些意见。我当时也很高兴,说没问题,我这些年做的都是文化上的事情,比如文化战略上的思考,另外还有文化遗产抢救的工作。”

  冯骥才表示,国家聘请一个作家、文化人为参事,表明国家注意国民的精神,注意国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的文化质量,同时也注意直接听知识分子的声音,这也表明国家对知识分子的尊重。“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对我来说,今后的工作会更实一些,在继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同时,将更加关注中国文化的当代命运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冯骥才来说,文化始终是他考虑的第一要义。

  冯骥才不希望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件事情上来,毕竟这是一个文化人职责所在的事情,没有必要大肆宣扬。

  角色转型缘于天津老城改造

  在冯骥才关注文化、倾心于抢救和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之前,他的身份是作家。《神鞭》、《三寸金莲》等小说让他在读者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虽然他1米92的个子,算得上国内“海拔”最高的作家,但他出版的150余本著作,摞起来比他人还高。著作等身,用在他身上名副其实。可就是这样一位小说大家,10多年来突然就不务正业起来。用百度搜索“冯骥才”三个字,绝大多数的信息都与他的写作无关,附着在他身上的新闻无一例外都与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有关。

  “我觉得我个人的正业应该是写作,这是没有疑问的。我觉得一个作家的名字,只有写在作品上,它才是最有意义的。但是我觉得我们民族的文化现在有一个更大的正业,就是应该抢救和保护它,我觉得应该牺牲自己。”冯骥才这样解释他的转型。这话有点大,有点“官腔”,但对于一个被冠以写“文化”、“民俗”小说的人来说,这种转型并不突兀。冯骥才认为,这只是表面职业的不同。文学同文化遗产,最终的落脚点都深埋于每个人内心的国民精神。“这是个持续和自然的过度,并不存在什么契机、突变的说法。最终来说,我所关心的东西一直没变。”对他来讲,文学的意义同文化遗产保护是一脉相承的。

  促使他作出这一转变的一件事,发生在1994年。

  那一年,有着将近600年历史的天津老城即将改造。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破败不堪的老城,将在这股洪流中消失,这势必会造成对一些文化遗存的毁灭性破坏。冯骥才心急如焚、茶饭不思。这个没有决策权的文人,拉起了一个庞大的队伍,包括规划师、建筑师、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当然更多的是摄影家,他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这座城市进行了地毯式的拉网考察,拍了3万多张照片以及一些影像资料,从中选了2000多张出了4本大画册。他把这些画册送给政府官员,每送一套,都要在扉页上写下这样一行字:这是你亲爱的土地。这个活动,从始至终,所有的费用都是冯骥才自掏腰包,几十万元的稿费全填了这个大窟窿不说,连画作也所存无几了,全都换了钱用在了考察上。但今天看,他所做的工作是有益的也是及时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天津的许多文化遗存,如今只能到这几本大画册中去找了。

  这应该是冯骥才走出书斋的开始,自此以后,他把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民间文化保护上。冯骥才认为,工业文明正在逐渐代替农耕文明,在这个过程中,原有农耕文明建构下的非常庞大的民间文化即将散失。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先进的发达国家都开始对自己的民间文化进行抢救,但目前,我们整个知识界的自觉还不够,加之我国民间文化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没有人关心,不抢救就真的会消失。“我们的民间文化,每一分钟,在田野中都一批一批地死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灵魂消亡,民族就消亡了。”

  他发起成立基金会保护民间文化

  2001年,冯骥才当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2003年,他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普查工作,要对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所遗存的所有的民间文化,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包括民俗和民间文学,做一个地毯式的考察。冯骥才表示,抢救中国民间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保存某种形式,而是为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保留下她的那些美好的情感与精神,对于世界文化来说,东方成果也是一个尚未被开发的矿藏,所以也是未来需要我们重点去探寻的。靠着冯骥才执著的呼吁和奔走,人们开始意识到了古老文化的价值。冯骥才说,知识界要做的,就是去唤醒大众认识这些文化的价值——“知识分子要到第一线,要到田野里去工作,作家的书桌要搬到田野里,在田野里面阅读那些遗产的书、生活的书、生命的书、老百姓的书。就知识分子社会责任来讲,最大的书房是在社会里。从文化上来讲,我的书房是在田野里。”2004年12月,冯骥才发起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以推动和促进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事业的发展。基金会成立后,组织开展了包括“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奖”评选活动在内的多项公益活动,并襄助了云南甲马、北方草原民居和贵州省民族民间美术遗产的全面普查。

  他为南京六朝石刻鼓与呼

  去年6月,冯骥才带着他的42幅画作来到南京爱涛艺术中心进行义卖,共筹得200多万资金。这些费用,全部都用在了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的工作中。卖画之余,冯骥才在南京作家叶兆言陪同下,对位于栖霞区的4处六朝石刻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调查。冯骥才一看到六朝石刻便被深深震撼了,不停惊叹:“真是太美了!”冯骥才还为六朝石刻的保护开出了三剂良方。“第一也是最好的就是原址保护。这适合那些体量大周边风貌基本完整的石刻,但是不能做成花园,而要保存那种原汁原味的沧桑感;第二是把周边风貌破坏严重的零散石刻集中起来建成一个石刻博物馆,在馆里把它们的原始风貌复原出来,同时将历史照片和资料一并展出;第三种方法就是那些周边环境不好、却因体形庞大不能搬迁的,可以参考西方的经验,原件采用加顶保护的同时,制作替代品放在博物馆中进行展示。我觉得六朝石刻一个总的保护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冯骥才还建议,希望组织一个大型的学术研讨会,邀请全世界的石质保护专家,一起来为六朝石刻的保护出谋划策。

  在汶川地震发生一个月之后,冯骥才带队深入尚有余震的四川灾区,对羌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文化遗产的实地考察和抢救,并在9月向灾区捐献了一万册《羌族文化学生读本》。“在帐篷小学里,我们见到了经历地震的羌族孩子,而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并不清楚。希望通过这个读本,能让羌族孩子多了解一些他们的民族。”他说。

  近年来,冯骥才为了保护民间文化,足迹遍布国内的田野、山间。他以他的行动参与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冯骥才,这位走出书房的作家被媒体赞誉为“行动的知识分子”,他也乐于接受这样的称呼。

  网友挺冯

  网络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各种观点都有。但是在江苏都市网的“都市茶馆”里,网友们毫无例外地成了“挺冯派”。

  

  一个做实事,一个不做实事,区别就在这里 。

  ——卡多

  

  出名不代表什么。余秋雨早年口碑还不错,现在太高调了,忙着到处当评委赚钱呢,给他当他也当不好。而且余秋雨负面新闻也不少,让他做肯定口水一片啊……冯骥才做的实事不少,而且人也低调。即使说不上哪儿好,最起码说不出哪儿不好,没人反对。

  ——zhuxiaoxiao

  

  知识者,本应心事浩茫连广宇,这与他本来从事的专业无关。信息和知识爆炸的一个结果,是使得每个知识者成为出色的“钻井队员”,对整个世界视而不见。有人出来说几句总是好的,目的也是经世致用,而非自我标榜。冯骥才近年来的作为,称得上“公共知识分子”,从书桌走向田野和广场。而余秋雨从国际大专辩论赛开始,不但距离本位越来越远,面目也渐渐由可疑,变得可憎……

  ——凯迪拉克

  

  前不久听说一个在《新报》工作的大学同学毅然辞职要去抢救羌族文化,我辈愕然。佩服之余感叹上海也有许多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以这么单纯的姿态活着。喜欢干实事的文人,他们的理想扎根于更广阔的土壤,支持冯骥才!

  ——lily

  

  这说明这个职位是需要一个能做实事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翻嘴皮子、不能做正事的。

  ——弥塞亚

  新闻链接

  国务院参事

  国务院参事由国务院总理聘任,年龄一般在60岁左右,大多是有影响、有代表性、有参政议政能力的爱国民主人士。他们在政府内以个人身份,以“直通车”的方式反映社情民意,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咨询国事,开展统战联谊工作。国务院参事室自成立以来,先后共有参事191位,现任参事41位(不含冯骥才)。政府参事工作制度是人民依照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种渠道和形式。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