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发言
去年以来,重庆先后有8名厅级干部因收受巨额贿赂、为房地产开发商谋利而落马,有的已被判刑,有的陆续站上法庭被告席。“新华视点”记者指出,在权力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一些干部不是执政为民,而是为房地产“老板”执政。(《广州日报》10月28日)
发生在重庆的系列窝案,暴露出房地产业“行业性腐败”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权钱交易贯穿于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征地拆迁、土地出让、调整用地性质、规划审批、调整容积率等环节都充斥着官商勾结,房地产的产业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就有多长;另一方面,开发商行贿的普遍性让人吃惊,重庆一些“房地产50强企业”也卷入其中。
一些城市的房价为何高得让人望楼兴叹?因为开发商的利润畸高,因为盖房子的成本畸高。这个成本就包括“腐败成本”。“腐败成本”是笔糊涂账,也是个无底洞,此前有业内人士爆料称,房地产开发商的“灰色开销”占其成本总支出的约40%!所谓“爆料”本不足信,可面对重庆的这一系列“窝案”,我们不得不信!
谁在为房地产业的“腐败成本”埋单?购房者。“腐败成本”越高,房价就越高,多一个贪官就会多一个家庭买不起房。从一定意义上讲,眼下房地产业陷入萧条,人们捂紧钱包持币观望,既是对楼市泡沫的无声反击,也是对房地产腐败的无声控诉。
政府出手救楼市,并不是救高房价,只有开发商降价自救,才能提振市场信心,吸引人们购房,拯救房地产市场于将倾——这是人们达成的一个共识。另一个共识则是,泡沫破裂、危机四伏,正是我国房地产业浴火重生的一个机遇。如何健康发展包括很多命题,但剔除腐败无疑很重要。腐败不除,“腐败成本”难消,房价便不可能回归理性;腐败不除,违法操作难消,房地产业便不可能真正市场化;腐败不除,危机难消,房地产业便不可能让人们充满信心……从这个角度看,政府救市不应仅仅局限在施惠于开发商、让利于购房者,还应拿腐败开刀,斩断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剔除“腐败成本”,让房价自然而降。(晏庆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