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冬季长跑 教育部这回一定要顶住!
· “蛆柑风波”不能只算经济账
· 自考泄题应被看作一场危机
· 女大学生维权冤狱是怎样炼成的?
· 王志,请像个新闻人一样履新
· “刺五加索赔案”凝聚着太多希望
· 问题商品是“保增长”的头号敌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0 月 2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蛆柑风波”不能只算经济账
  仅仅一周的时间,“柑橘生蛆”即令柑橘市场近乎崩溃。除四川、湖北之外,北京、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橘子销售量也急剧萎缩,连创历史新低,价格也已降至往常的一半不到。

  毫无疑问,在这场“蛆柑”风波中,最受冲击的是那些无辜的果农。当前,一场由政府主导的“救市”行动也正在各地有序展开。不论是国际柑橘大会的适时召开,农业部官员和外国专家亲口品尝柑橘,还是专家反复强调“柑橘大实蝇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其目的都只有一个:拉动消费,将损失降至最低。

  这是必要之举,但痛定思痛,我以为当务之急,除了要算好经济账之外,还需对政府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做一个全面的反思和疏理。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辛文教授把柑蛆比喻为“像吃饭吃出个虫子一样”,认为“大惊小怪没必要”。这种半官方立场的表态,表明政府部门可能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这起风波的根源所在。事实上,这起“像吃饭吃出个虫子一样”并不复杂的事件,之所以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在于相关部门对危机应对能力不足,过于狭隘的自我保护以及对民情民意缺少了解和尊重。说到底,是监管者人为放大了“蛆虫”之患。

  如果政府部门只着力于事实层面的澄清和辩白,有意无意地把责任归咎于消费者“大惊小怪”,甚至自始至终把问题指向倒逼出真相的“谣言”,反而会进一步激起消费者的逆反心理,将不信任感持续下去,其救市意图也将无功而返。处理“蛆柑风波”,要算的绝不仅仅是经济账。

  (吴龙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