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因鸦片丑闻被闻一多拒发聘书的名士刘文典
· 松竹斋掌柜张仰山危难之时捡来一个樟木盒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0 月 23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松竹斋掌柜张仰山危难之时捡来一个樟木盒子
  [内容简介]

  小说讲述北京琉璃厂百年老字号荣宝斋兴衰史,向读者呈现了荣宝斋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小说中的历史不仅是荣宝斋的兴衰史,也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掠影和写照;纪实与传奇间,还糅进了大量关于笔墨纸砚、字画古玩的文化常识;老北京颇有讲究的吃喝玩乐、民俗俚趣自然是俯拾皆是;即使对现已失传的手艺、物件也将其来龙去脉介绍得趣味十足。

  赵之谦远走江西赴任

  1860年9月发生在北京通州八里桥那场战事,对于张仰山和他的后代子孙来说,有着极不寻常的意义。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大清国的军队被英法联军打得一败涂地,可张仰山却因祸得福,几乎是稀里糊涂地获得了两件国宝级文物,并由此给张家带来道不尽的离合悲欢。

  事情得从直隶绿营提标郑元培将军、晚清著名书法篆刻大家、大师级人物赵之谦和京城琉璃厂赫赫有名的百年老店松竹斋的掌柜张仰山这三个男人说起。

  郑元培那年39岁,长得鼻直口阔,虽是中等个头但很彪悍,更有一身好武艺。他在几日之前就接到战报,说是洋人已在大沽口登陆,一场大战已经迫在眉睫。郑元培知道这一仗凶多吉少,可不得不按照命令进行练兵,无论如何,士气可鼓不可泄,训练一下总比不训练强……

  两个中年男人一前一后走出了鸿兴楼饭庄的大门。走在前面的是赵之谦,他身后就是张仰山。

  赵之谦运气不佳,乡试中了举人之后,殿试便屡试屡败。眼瞧着已届中年,进士的梦他是不打算再做了,鉴于手头短缺银两,赵之谦犹豫再三,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决定告别京城,远走江西,到鄱阳赴任知县。赵之谦的书法、篆刻在当时已经有些名气,他的篆刻别具一格、自成一派,人称“赵派”。张仰山是琉璃厂松竹斋的掌柜,他虽然是个生意人,但学养深厚,在篆刻技法上也颇有造诣。他崇拜赵之谦,视他为最要好的朋友,如今赵之谦就要远走江西了,于是张仰山花重金在鸿兴楼为赵之谦送别。

  赵之谦和张仰山在鸿兴楼门口难分难舍,告别的话是说了又说,张仰山执意塞给赵之谦一包银子作为盘缠,赵之谦推托再三,禁不住涕泪涟涟……

  这两位正待拱手作别,只见郑元培在他们面前飞身下马。郑元培把缰绳扔给身后的侍从,掸了掸衣服上的尘土,目不斜视,迈着大步向鸿兴楼走去。赵之谦眼睛突然一亮,高声喊道:“元培兄!”郑元培听到喊声急忙转过身来,看到赵之谦,惊喜地迎上去:“之谦兄?真没想到,京城遇故知!”

  赵之谦给张仰山介绍:“郑元培郑大人,我的同乡,直隶绿营提标。”又对郑元培说:“这是我在京城的至交、琉璃厂松竹斋的掌柜张仰山先生。”张仰山和郑元培就算认识了。

  小太监急催张仰山办差事

  张仰山的铺子松竹斋就在城南琉璃厂的西街上。这些日子通州吃紧,街上的行人明显少于往日,铺子里没什么客人,显得空空荡荡。

  张仰山是个好静的人,生意上没有过多的追求,能守住这个祖业就行了。所以,在这样萧条的日子里,他不像别的铺子的掌柜们那样心急火燎地想撤,而是独自享受这份难得的清静:专心致志地在一块乳白色的石头上刻印章。

  小学徒林满江给张仰山端上新沏的茶来。林满江那年十六岁,通州张家湾人,他干活不惜力气,加上他生性忠厚,来松竹斋学徒还不到两年,已深得张仰山的喜爱。

  林满江把茶碗放到张仰山的身边:“掌柜的,您歇会儿,喝口茶吧。”张仰山低头“嗯”了一声,拿起茶碗喝了一口,继续刻印章。过了一会儿,他仿佛感觉到林满江还站在旁边,于是抬起头来问道:“满江,有事儿吗?”

  “今儿早上我去了趟库房,以咱们的货底儿,再过它十天半个月的肯定是没问题,就怕万一这次的货要是再运不上来,那可就不好办了。”林满江的语调中透着忧虑。张仰山感到很诧异:“哦?安徽那边什么时候发出来的?”“上个月初二,已经一个多月了。”“算日子是该到了。”张仰山想了想:“那就再等等吧,要是还不来,你就到崔掌柜那儿去打听打听。”

  “昨儿夜里崔掌柜让人带了口信儿过来,说是货到了山东境内,正赶上长枪会配合洪秀全造反,专在运河上劫船,所以只能临时改走陆路了。”林满江叹了口气:“唉!这之前因为江南闹长毛,所以这回他们是特地等到了江北才走的水路,可谁想到好不容易避开了长毛,结果又出来个长枪!”

  一个骑着马的小太监在铺子门口停下了。小太监并没有下马,而是尖着嗓子高声喊道:“松竹斋的张掌柜在吗?”张仰山匆忙跑出来,先恭恭敬敬地给小太监行了个礼,这才开口:“在下张仰山,请问公公有何吩咐?”“内务府刘大人有令,松竹斋即刻筹备素白官折五千翎,分三、五、七日三批供应,不得有误!”

  张仰山一听就急了,慌忙请求:“公公容禀,小店货源均在江南,因今年长毛闹得厉害,所订货品已经连续数月无法抵达,库房如今已近空虚,恐怕一时难以凑够五千翎官折,能否请公公跟刘总管美言几句,再多给几日宽限?”

  小太监有些不耐烦了:“宽限你?那谁宽限我呀?如今准你分三批供应,就是刘大人开恩了。这批货是急着送热河的,我说张掌柜,你要想明白了,这差事事关重大,交你承办可是你的福气!反正刘大人说了,要是办不好,你这松竹斋和我的脑袋就都没了!”张仰山欲言又止,小太监“哼”了一声,打马而去。

  这一切都被松竹斋斜对面、茂源斋南纸店的陈掌柜看在眼里。俗话说,同行是冤家,此时陈掌柜从门口走回来,得意地背着手在店里来回溜达,自言自语:“哼,给皇上当差,这回是要把自个儿给当黄喽!五千翎官折,我看你怎么把它变出来!茂源斋虽说是吃不上皇粮,可也不会为短了几翎纸就没了脑袋……”

  正在埋头扫地的小学徒庄虎臣,听了陈掌柜的这番话似懂非懂,他不由得直起身来,向陈掌柜投去了问询的目光。那一年庄虎臣十三岁,来茂源斋还不到一个月。

  郑元培兵败后被张仰山救了

  张仰山和林满江接到货匆匆返回的时候,一路上看到的景象已经惨不忍睹。清军迎击不及,八里桥终于失守,英法联军向北京开进。

  张仰山和林满江赶着马车在小路上急驶。前面,一群清兵抬着一位受伤的将军从战场上撤下来,走过他们的身旁。张仰山问道:“是什么人受伤了?”“提标郑大人,他伤很重,得马上找个郎中,不然就危险了。”一个清兵焦急地回答。张仰山吃了一惊:“是郑大人负伤了?快,快把郑大人放到车上来!”

  士兵们还没来得及把郑元培放到马车上,一队英军士兵就出现在眼前。这是那个刚刚杀过人的威尔逊上尉,他率一小队士兵走下一个小山坡,迎面和护送郑元培的清兵猝然遭遇。英军士兵们来不及开枪,双方展开短兵相接的肉搏战。

  一个英军士兵被清兵砍倒,他背囊中滚出了一个物件,这物件一直滚到马车旁张仰山的脚下。张仰山和林满江躲在马车下,惊恐地望着混战中的士兵们,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木盒子。

  双方士兵不断地倒下,最后只剩下郑元培和威尔逊。威尔逊从军靴里拔出匕首,用身子压住郑元培,匕首尖一点点接近郑元培的胸膛,郑元培用双手托住威尔逊的手腕,双方竭尽全力地坚持着……

  郑元培看见马车下躲着的张仰山,急呼:“张掌柜,帮帮我……”张仰山推开林满江,随手从地上捡起樟木盒向威尔逊掷去。樟木盒在空中翻滚着画出一道抛物线,砸在威尔逊的后脑勺上,郑元培抓住时机,双手将威尔逊握刀的手反转,用力将匕首刺进他的胸膛,威尔逊终于两眼翻白,倒下死去……

  郑元培大叫:“好样儿的!”他终于支持不住,昏死过去了。张仰山从马车下拉出林满江:“快,把郑大人抬到车上去!”两人合力将郑元培抬上马车。张仰山正要上车,脚下却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险些摔倒。他低头一看,是那个雕有精美图案的樟木盒子,张仰山随手捡起来跳上了马车。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