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发言
广州全市3196名城管人员近日纳入行政执法编制,全部实行公务员管理。广州城管变身公务员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很多争议。
(10月20日《新华网》)
有识之士近来逐渐认识到:城管粗暴执法之所以屡禁不止,症结之一就在城管缺乏“法律名分”,其执法既无法律授权,其行政约束又严重滞后。
广州不惜被公众质疑违反公务员“逢进必考”的原则,让全部城管进入公务员序列,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城管的“名分”问题,希望从源头上扭转城管在市民心目中的“打手”定位,重塑其形象。
对广州城管来说,他们现在有了明确的公务员身份,经费也有了基本保证,兴奋是必然的。但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对等的,广州城管变身公务员,不仅意味着他们享受更多的行政资源,也意味着必须承受更多的责任,接受更严格的监督和约束。
之前,出现城管打死打伤摊贩的恶性事件,城管方面总习惯于称“肇事者是协管员”,把自身责任推干净。而广州城管变身公务员后,他们在舆论上已没有退路,任何一个城管的言行,代表的都是公务员形象。真要再出事,广州城管将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公众不依不饶,而上级部门也很可能更恼火,问责与处罚起来更严厉。更值得担忧的是,如果一小部分城管因为吃上“皇粮”,粗暴执法时更加有恃无恐,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舆论炮火不仅对准城管,还将连累“城管变身公务员”这一政策及决策部门。所以,城管变身公务员是一把双刃剑,执行得好,就是重塑形象、文明执法的一次契机;如果监管出问题,矛盾将会进一步扩大。
基于此,对广州城管应该有更周密严厉的监管问责机制、惩罚与退出机制。这或许是广州城管变身公务员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