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三鹿奶粉事件·答疑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江苏发布“问题奶”疑问解答
· 神七航天员飞抵酒泉待命出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9 月 22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神七航天员飞抵酒泉待命出征
  9月21日,勤务人员为准备出征的“南海救112”轮解开缆绳

  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执行“神七”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和候补航天员,21日12时35分乘专机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驻航天员公寓“问天阁”。这是航天员今年第二次进场,他们将在这里进行适应性训练和心理调整,为太空飞行做好最后的准备。

  昨天上午10点30分,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79公里的顶新机场戒备森严,连外界通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唯一的一条公路也被封闭,许多欲进基地的大小各式车辆全部一字形停在路边等候。

  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6名航天员精神抖擞地走下飞机,胸前的国旗图案鲜艳夺目。他们一致表示,在经过舱外服试验舱、出舱程序、飞行程序和模拟失重水槽等训练,特别是经过人、船、箭、地大型联合检查后,对圆满完成“神七”飞行任务充满了必胜信心。11点10分左右,一列车队从机场开出,闪着警灯,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驶去。11时35分,戒严解除。

  半个多月前,航天员首次进驻发射场,在圆梦园举行了升国旗仪式、种植纪念树等活动;参加了发射场区四次人、船、箭、地联合检查测试,航天员乘组进入飞船舱内体验“实战”,熟悉发射程序,各项操作准确无误,心理状态稳定,表现十分出色。回京后,他们又进行了封闭式训练,并立足太空中最复杂的情况,做了充分的应急处置训练。

  目前,“神七”飞行乘组和候补航天员在技术、心理和体能方面均已做好执行任务的充分准备。

  火箭“穿衣” ,小雨不会影响发射

  20日下午,在一段相对风和日丽的天气中,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船箭塔组合体完成了垂直转运,抵达发射工位。然而21日凌晨,一场悄然来临的小雨,让人们不免产生担忧:降雨会不会影响“神七”发射?

  21日上午,记者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了解到,在小雨来临前,航天人员连夜行动,早早对“神七”采取了防淋措施,“穿上雨衣”的“神七”安全度过了一个雨夜。

  另据了解,21日上午雨停后,神舟七号按既定程序安装了四个尾翼,之后,技术人员对火箭再次进行“全身体检”。

  飞天保单总额逾10亿

  记者从中国人寿陕西公司获悉,“神七”航天员及其妻子、儿子以及相关航天科技人员获得包括人身保险、养老保险在内的巨额保险保障,总保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据悉,中国人寿此次为航天员及航天专家提供的是团体人身保险及团体养老保险,总额已超过10亿元,是“神五”的70多倍。根据载人航天的特点,结合目前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为中国的航天员及其妻子、子女量身定做了专门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最终完成航天飞行任务并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员,还将提供高额的定期寿险。为保证提供保障的持续性,该协议签署期限也有所延长。

  “神七”演练着陆搜救

  原定于22日进行的“神七”着陆时最后一次搜救综合演练提前到21日下午进行。演练地点就设在距离内蒙古四子王旗60公里处的“神舟七号”理论主着陆点大庙。担任“神七”主着陆场医疗救护保障任务的来自306医院的医疗队已进入临战状态。

  据介绍,搜救部门针对飞船的搜救演练制定了晴天、雨天等多种预案,这次综合搜救演练包括搜救、通讯保障、医疗保障等多个系统。

  2艘新一代航天测量船为“神七”护航

  为确保神舟七号及后续航天试验任务顺利进行,我国新建造的2艘新一代航天测量船——远望五号、六号船投入使用。这对“姊妹船”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航天远洋测量船。

  我国自主研制设计的第三代航天测量船,与第一、第二代航天测量船相比,设计更加先进、合理,数字化、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明显提高,设备设施更加齐全,功能更加完善,是集船舶建设、航海气象、电子、机械、光学、通信、计算机等领域最新技术于一身,由通用船舶平台和航天测控装备两大部分组成,分为船舶、测控、通信、气象4个系统。满载排水量2.5万吨,抗风能力可达12级以上,能在南北纬60度以内的任何海域航行。

  船上装有S波段统一测控系统、C波段统一测控系统和C波段脉冲雷达通信等大型测控通信设备,能够完成对火箭、卫星、飞船等各类航天飞行器的海上跟踪测控任务,并能与任务中心进行实时通信和数据交换。快报特派记者 刘向红

  综合新华社、《三秦都市报》《北京晚报》消息

  ■小资料

  太空行走时可捡起硬币

  宇航员舱外服橡胶材料可耐-160℃

  据新华社沈阳9月21日电(记者 徐扬)“神七”宇航员在出舱进行“太空行走”时,将可轻巧地捡起一枚1分硬币——这要归功于承接舱外航天服橡胶材料制造的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他们先后研制了指套、掌面隔热垫等七大系列13种规格的配套产品,这使得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依靠这些橡胶制品可以在-120℃至120℃温度范围内具有足够的柔韧性,又具有耐太空辐射和宇宙漂浮颗粒物等侵害的特殊性能。

  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研究室主任常大勇向记者展示了两枚航天服橡胶指套(见图),他说,“里面可大有文章。”普通橡胶在低温条件下会变脆,呈“玻璃态”,稍一活动就会碎裂。经过数百次的试验,在添加了特殊材料后,这种其貌不扬的橡胶指套终于一次次突破极限,达到了-160℃的低温标准。

  央视为“神七”做最大规模报道

  “神七”发射,举世瞩目。几天前,央视就准备了两套关于航天科技的科普节目,给大家热热身。“神七”报道的正牌军——《“神七”直播特别节目》也开播了。据悉,央视新闻频道将为“神七”做一次史上最大规模的直播报道。

  央视将以挖掘独家资源、打造科普盛宴为整体目标,搭建24小时开放式直播平台,通过大量实时信号,特别是卫星和飞船所拍摄的珍贵视频,第一时间展示飞船发射、入轨、运行、出舱、返回等内容。几天前,央视已经派出了强大的报道队伍进驻东风航天城。

  按照央视对媒体透露的报道计划,“神七”的报道分为发射前预热、发射至回收、后续报道三个阶段。

  至23日,央视新闻频道先推出第一阶段的“神七”直播特别报道(每日20:00播出)。发射阶段将推出七大系统权威人物专访,后续报道阶段的《群英会》《问天记》《神七漫步》《航天人面孔》等则以不同形态、不同视角对“神七”历程进行全面回顾。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