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燃情岁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唐诗宋词拨亮他灰暗的心灯
· 在北大荒遇见安娜·卡列尼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9 月 2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唐诗宋词拨亮他灰暗的心灯
  站在央视《百家讲坛》上,为全国观众解读唐诗的千姿百态时,气质儒雅的莫砺锋征服了很多人,而这样一位将唐诗里的佳句信手拈来的文学教授,他曾经的理想是上清华学理科,做一名工程师,只是下乡插队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也由此改变了后半生的轨迹。

  带着20本数理化去插队

  1966年,莫砺锋在苏州中学上高三,他已经想好,高考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电机系,第二、第三志愿是清华的数学力学系和自动化控制系,“莫砺锋将来肯定是靠数理化吃饭的!”他的中学老师们都这样说。不过那年高考没考成,大学之门忽然对他们关闭了。1968年10月,19岁的莫砺锋插队到太仓县璜泾公社赵浜生产队,成为一名社员。在这里,他度过了简单而宁静的7年。

  说简单,是因为生活中除了集体劳动外,便是看书。第一年,他和另一个知青住在老乡家的猪棚里,中间只用芦苇隔开,时间久了,鼻子有了“免疫力”,倒也不觉得多臭,更主要的是,他只要有书可看,便会忘了一切。第二年,老乡给他们在一片坟地前盖了两间黄泥墙茅草顶的小屋,看书便无猪打扰了。

  下乡插队时,他带去了20本书,主要是数理化方面的书,是想着闲暇时可以自学,不过第一年他主要是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学习怎么种庄稼,“现在我也是种地的专家!”莫砺锋笑道。晚上的时间是自己的,但因为没有电,只能点煤油灯看书,煤油又是计划供应的,一个月只有一斤,他一个星期就点完了,接下来的夜晚就只能早早躺到床上。没法看书,他便背诵白天读熟的作品。“刮风下雨天我最高兴,不用下地,可以在家看书。”

  没书读便背诵唐诗宋词

  一年后,20本书都看完了,“说实话也看不下去了,数理化的东西,不懂没人指导,还是不懂。”停止数理化的自学后,莫砺锋就开始了“乱读”,什么书都看,只要是能借到的。

  “干农活、流汗、吃得不好,这些都没关系,最遗憾的是在应该学习的时候没有机会……”所以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找书看。说到当时读的那些书,莫砺锋也有些失笑,“我连《气象学教程》都看,也认真读过《欧洲哲学史》。”有一次借到一本狄更斯小说,不过人家要他一天后就还,晚上没煤油点灯,他就跑了1个小时到镇上去就着电灯光看,终于在天亮以前把它看完了。两三年后,他看的书转以文科类为主,慢慢地他的兴趣也转向文科。

  因为书少,拿到的书只能反复看。借到《唐诗三百首》、《宋词选》、《古文观止》这些书,莫砺锋就开始背诵,现在对唐诗宋词的记忆还要感谢那段时光,连《孙子兵法》他也会背。而唐诗宋词深深打动了先生的心灵,诗人们与他朝夕相伴,有苦恼他便向诗词中寻找力量,“多少个秋雨绵绵的黄昏,我独自站在窗前看着赵浜对岸的竹树,直到一切都淹没在暮色之中。又有多少个寒风凛冽的冬夜,我在汴河农具厂的宿舍里裹着棉被,望着一片黑暗发呆。寂寞就像那无边的夜色,吞没了整个的我,连同身体和灵魂。此时此刻,我就默默地背诵苏轼的《卜算子》或李清照的《声声慢》,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此举虽然不能完全驱散胸中的寂寞之感,但我既然听到了古人自伤寂寞的心声,便有一种相濡以沫的感觉。”这段记录在《莫砺锋诗话》中的自白,道出了他当时真实的境况。

  “书真不经读。”当能找到的诗词都背到烂熟后,他又开始寻书。到第6年,能借到的书都看过了,书的来源基本上枯竭了。这时有同学借给他一本《世界短篇小说名篇》,很厚,还是英文版的,还配套借给他一本英汉词典,这下莫砺锋有事干了,他开始一边看一边学英语,“这本书真耐看啊,到我离开农村时还没看完。”

  不能当大学生,也可以当教授

  1974年秋,莫砺锋从太仓县转到了安徽泗县三葛大队,因为姨妈在当地,可以有所照应,在下到队里之前,他经老乡介绍,在一家农机修配厂学车工,带他的洪师傅很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徒弟,因为他利用自己掌握的数理化知识,很快领会车工的技术要领,“当时洪师傅很希望我成为一个优秀的车工。”但是,生产螺丝的车间哪里容得下莫砺锋想要飞翔的心?三年后,他果然“飞”出了那个农具厂的小车间。

  很多知青,在经历了最初的激情壮志后,“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两年就慢慢有了改变,因为看不到前面的路到底伸向哪里,渐渐有了扎根农村的打算,大多不再看书,出去打牌,或是干脆娶了农村姑娘生儿育女,心无旁骛当起了农民,只有莫砺锋这些别人眼中的“异类分子”,只要不劳动就捧着书在看,老乡们都不理解,“你看书干吗?反正要一辈子做农民了!”莫砺锋只是笑而不答。

  尽管当年莫砺锋怀揣一颗非清华不上的决心,但十年插队,看的书太杂,有一点他很确定,那就是不可能再回到理工科上去了,所以在1977年参加高考时,他毅然决定改考文科。人生有时就是这样,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成为程千帆的弟子也是无心的。1977年底,莫砺锋以高分考上了安徽大学外文系,说来还是那本耐看的英文小说帮了忙。才读了一年,觉得年纪大了,按部就班太慢,就和其他同学一起考研,本来还是想报外国文学专业,但一看要考第二外语,他只好改考中文。翻看招生目录时,看到南大程千帆先生招收唐宋诗歌方面的研究生,想到自己在农村已经背熟了不少唐诗宋词,所以就报了名。

  当莫砺锋沿着文学道路越走越远,最终成为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之后,当年那些知青伙伴好多都说,莫砺锋真有“先见之明”,一直没有放弃看书。实际上,莫砺锋在农村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这辈子上大学、当大学生也许是不可能了,但是当教授还是有可能的。”其深意和决心,直到他真的当了教授,人们才忽然明白。

  马兰头让他提笔写回忆录

  与新中国同龄的莫砺锋已近60,人老了,就免不了常常回忆,尤其是那段特殊的岁月,不过提笔写回忆录却是到了2002年,缘起是因一种野菜——马兰头。在《浮生琐忆》的后记中,莫砺锋写道,2002年1月,他在台湾新竹的“清华大学”讲完最后一节课,台湾朋友为他安排了一次阿里山之游,游玩中,同行的几位台湾教授说起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一文,文中提到一种名叫“马兰头”的野菜,因为台湾没有,就向莫砺锋询问其详,他突然想起在太仓赵浜大队那个插队的地方,一到春天,郁郁葱葱的马兰头覆盖了整个河岸……

  记忆闸门一旦打开,就很难止住,当晚,无数的往事奔涌而来,前者未去,后者又来,“我突然萌生一个强烈的愿望,要把那些往事写下来!”三天后,先生开始动笔,花了5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回忆录。

  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记忆……在回忆录中,莫砺锋一直以一种平淡、客观的语调叙述他30年人生中发生过的故事。快报记者 陈英

  人物:莫砺锋

  1949年生于无锡。1966年毕业于苏州高级中学。1968年下乡插队,在太仓县和安徽省泗县务农。1977年考入安徽大学外文系。后师从南大程千帆教授专攻中国古代文学,198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是国内首位文学博士获得者。1984年以后在南大任教。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