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戴笠之死新解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戴笠临死前撒了弥天大谎?
· 是智者千虑还是在劫难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9 月 1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戴笠临死前撒了弥天大谎?
  走进失事现场

  寻找当年的蛛丝马迹

  王明南老人向记者介绍戴笠专机坠落的地点所在

  曾目睹戴笠飞机失事的90岁老人现场解说

  为了更准确地还原历史,发现周刊记者驱车来到位于江宁谷里镇的岱山。

  出中华门,西南向大约12公里处,就是岱山所在地。这是一片相对还算开阔的丘陵地带,岱山最高峰海拔257米。周村就在岱山脚下,问起戴笠飞机失事,村子里上了年纪的人对发生在1946年3月的这件事仍然印象深刻。

  “戴笠的事情我记得啊,”在村外的公路上,与我们不期而遇的张文金大爷这样说,“那天是十四(编者注:农历),天气不好,起雾了。我先是听到好大一声响声,跑出来看,就发现那边着火冒烟了。”“火从下午一直烧到晚上,后来我们就跑去看。火大,靠近不了。很快,板桥那边的国民党军队和警察就来了,封了起来。”

  张文金今年80岁,戴笠出事那年,他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张文金还向周刊记者推荐了村里的王明南老人,他今年90岁了,对当年的事情应该更清楚。

  几经辗转,记者在另一户人家里找到了王明南。老人正在打麻将,听说记者要去看看戴笠出事的现场,老人乐呵呵答应同去。

  在车上,健谈的老人打开了话匣子,“飞机从西南边飞过来的,飞得很低,撞到了半山腰的岩石上。轰一声,起火了,一个大火球就坠了下来。”“我们都跑去看,看到机头和机身已经分开了,距离有几百米。机头撞散了,机身烧坏了,一塌糊涂。”

  根据老人的指点描述,记者驱车绕着岱山,从不同角度观察,解析戴笠专机失事前的状态。飞机失事前天空没有火光和异常响声,飞机是擦在岱山主峰和西侧山坡斜坡上爆炸起火,分成两段。两位老人都说,飞机的螺旋桨和机头擦行翻滚近200米,滚落到东南坡的一片空地上,而机身和大部分尸体则留在出事地点附近,烧得面目全非。

  专家的解读是,这种状态,不是机头直接撞山,而应是机尾擦了树梢或岩石,引起燃烧爆炸。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飞行员误以为到了机场上空,穿云降低高度准备降落,结果发现不是跑道,紧急拉机头升高,动作过猛,机尾擦山。另一种可能,就是飞行员视线不好,飞行过低,机身擦山。

  岱山不是戴山,不过附近还真有条“雨龙沟”

  关于戴笠之死,有个流传较广的迷信说法:戴笠坠机的地方是“戴山”,山腰中有一条沟,当地农民叫它“困雨沟”,戴笠字雨农,正好和“困雨沟”相对,困雨,困住雨农也;还有更奇的是,“戴山”下面有一座小庙竟叫“戴家庙”,所以,戴笠活该命丧戴山。这种说法漏洞百出,此前已经有很多文章加以驳斥。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对此作了进一步调查。

  据在周村社区委员会工作的当地人金宏有介绍:岱山从来没叫过戴山;连当时的国民党《中央日报》都搞错了,写成戴山,以讹传讹,所以会有迷信说。不过,和岱山隔座山,西边倒是有条沟叫“雨龙沟”,得名的由来,是因为下雨的时候,沟里的水汇集在一起流下来,样子就像一条龙;当时,山上还有个寺庙,叫龙泉寺,戴笠的机头就掉在龙泉寺下面。

  当事飞行员的回忆录

  为什么会被历史湮没

  调查至此,似乎还是没有定论,然而,真相只有一个。它到底是什么呢?最关键的一点是,1946年的3月17日,222号到底是从哪里起飞的?真的是从青岛吗?

  真正的知情者都已随戴笠坠机身亡,比较可靠的是当时飞机与地面的联络信息记录。

  戴笠的属下沈醉,曾经亲自调查过戴笠失事的原因,他在回忆录中写着:

  不料,他(编者按:指戴笠)自青岛起飞,到达南京上空时,大雾迷空,咫尺难以见人,飞机无法降落;改飞上海虹桥机场,同样是大雾迷空,无法降落;于是又折返南京上空……

  当时担任明故宫机场塔台指挥官的衣复恩将军,则在回忆录中说:

  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七日,浓密的云层笼罩了整个南京上空,我在明故宫机场突然接到电报,谓戴笠搭乘本大队的C47正从青岛飞来……

  等到超过预定抵达时间一小时后,我察觉有异,转而询问附近机场,也未获任何消息,于是立即发电报向北平查询该机的驾驶员为何人。

  很快,北平方面传回了“冯俊忠”三个字……

  衣复恩文中提到的“冯俊忠”,按照原计划将和一个名叫赵新的飞行员搭档进行此次飞行,然而,在飞机起飞前,赵新被临时下掉。飞机起飞后,赵新继续留在了北京的西郊机场。赵新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

  3月17日上午9时,接天津机场飞报:“222号9时起飞,由津飞宁。”我随即登记下来报告队长。上午10时,接222号飞机:“有要事,准备在青岛着陆。”事后听说,戴笠要去青岛,是为了接电影明星胡蝶一同去上海。半小时后,222号飞报:“时间太急,青岛不去了,直飞南京。”12时5分,222号飞报:“明故宫(机场)云高300,有雷阵雨,能见度极差,着陆困难。”……

  在三个当事人的回忆录中,3月17日这天,关于戴笠的出发地点出现了两个版本:青岛和天津。那么,我们究竟应该相信谁?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人们从公开渠道获悉的戴笠行踪,从来都不是真实的,他作为老牌特工,在伪装自己的行动方面天衣无缝。就是说,他完全可以对外说谎,掩盖他的真实动向。但是,他可以跟所有人说谎,却不敢跟地面导航人员说谎,因为这些人掌握他的生死命脉。显然,作为始发机场发出的电报应该最具有权威性,也就是说,戴笠很有可能根本没有像他公开发布的那样去了青岛。

  然而,长期以来,赵新的回忆为什么被人忽视了?人们为什么更倾向于222号是从青岛出发的,而让马汉三派美女特工刘玉珠暗杀的版本广泛流传?

  让我们回头看看,在戴笠之死的若干个版本中,青岛是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在这里上演了马汉三密谋、刘玉珠飞机上做手脚诸多言之凿凿的细节,如果失掉了青岛这个关键词,一切细节都将失去生存的地点。

  最搞笑的是,据研究民国特工史多年的专家马振犊考证,军统华北办事处的特工档案记载,刘玉珠是个男特工而且更非如花似玉!

  也许,青岛只是个想象的出发点。

  本版撰文 都怡文 刘俊 白雁

  本版摄影 路军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