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别忽悠,救“两房”不是救楼市
· 条件不够就别提取消国庆长假
· “带薪休假”是权利不是恩赐
· 教育世家终结
不用大惊小怪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9 月 1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别忽悠,救“两房”不是救楼市
  【财经纵横之时寒冰专栏】

  美国政府出手救“两房”一事,在国内被热议,更被楼市既得利益者作为要求政府救市的重要借口。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救“两房”针对的是金融而非楼市。两者虽然有内在联系,但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故意混淆两者的区别而刻意强调联系,容易使我们偏离真相,作出错误的判断。

  房利美与房地美都是美国联邦政府下属的政府资助企业。房利美和房地美本身并不向购房者发放抵押贷款,它们从贷款机构手中收购贷款债权,打包成债券出售给投资者,其目的在于帮助贷款机构把长期债权在短时间内变现,以加速周转。“两房”对打包出售的债券进行担保,当业主断供导致抵押贷款无法收回时,它们就要承担填补损失的责任。可见,“两房”这种盈利模式本身就充满隐患。

  “两房”危机是次级债危机爆发的直接结果,经历的是金融衍生品从天堂走向地狱的过程。单纯的房价下跌,并不能撼动美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实际上,从1818年至今,美国楼市也曾经历过现在一样的跌势(甚至比现在的跌幅更深),但引发的后果却没有今天这般严重。其区别主要在于,金融衍生品的杠杆作用,当金融衍生品高度发达之时,风险与利润都在被放大,甚至放大到可怕的地步。

  显然,美国救“两房”的目的,并不在楼市,单纯的楼市不值得美国政府去救,因为楼市的自我修复功能比政府有形之手更有疗效,而且副作用更小。美国政府救“两房”,其实质在于阻止次级债危机的进一步扩散,在于金融安全。

  美国拯救“两房”,给国内呼吁政府救市的开发商及已经开始行动的部分地方政府,带来了莫大的鼓舞,他们以为可以掩盖美国救市的真相,而强调政府救市的重要性及紧迫性。问题是,中国并没有爆发次级债危机,也不可能爆发次级债危机,因为中国房贷领域的金融衍生品仍然处于极其初级的阶段,发生次级债危机的基础根本就不存在。

  另外,央行发布的报告称,2008年6月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5.2万亿元,仅占国内银行体系贷款总额的17%左右,即使房价下跌60%以上,也远不至于威胁到我国的金融安全。香港的房价从1997年的高位下跌到最低点,跌幅高达70%,但在这个时期,香港房贷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5%。更何况,在我国这轮长达十年的上涨周期中,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已经赚够了巨额利润。他们的抗风险能力远远超出民众的想象。既得利益者为了蛊惑政府救市,是在刻意夸大房价下跌对金融业的影响。退一万步说,即便要救市,也必须经过最高权力机关的批准,而不能擅自行动。实际上,美国政府就是在得到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授权后,才宣布救“两房”的。

  我国有着严格的预算法,一些地方政府不通过人大直接动用财政补贴救市,程序上是不合法的。而且,在房价依然位居高位且大部分城市的房价依然在上涨的情况下(今年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7.0%),救市的实质是救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就是维护房地产暴利。这种做法不仅与中央的调控政策相抵触,而且有可能恶化住房这一民生问题。更大的危害在于,地方政府救市的措施,有可能使楼市错过一次自然的调整机会,进而聚集起更大的泡沫,一旦这个泡沫破灭,将让整个国家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作者系《上海证券报》评论员、专栏作家)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