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见电视剧导演之前,所有的作家都是幸福的。作品是他们的孩子,面临的只是读者的巴掌或者指头,绝对不需要被整容。有了电视导演之后,对作品进行二次加工,面目全非就不可避免。从历史上看,任何一部小说改编成电视剧之后,边上都站着个脸色铁青、鼻孔冒烟的原作者。
金庸2000年把版权以一元人民币作价卖给央视,由张纪中执导他的《笑傲江湖》。看完剧本之后金庸一度高声赞扬,但是等到播放以后,金庸的态度突然来了个神行百变,觉得自己的孩子落到了别人手里,受了莫大的委屈。不过,作为老牌媒体人的金庸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任何印刷出来的作品要想在大屏幕上播出,中间一定需要一次转换。改编成电视剧就要迎合观众的趣味。接下来的8年时间里,世人看到金庸对作品进行了数次修改。
2008年,85岁高龄的金庸完成了第三次对作品的大修。可三次修改下来,公众的关注程度一次比一次低。金庸第一次修改全套武侠小说是武林盛事,等最近一次的修订版上柜之后,打对折都没有多少人买。让黄药师爱上梅超风,让段誉看破红尘,对于金庸自己来说是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但对于读者来说,未做修改之前的金庸小说才是他们认可的佳作。以前的金庸,是在和读者一起在想象的江湖世界中嬉戏游玩。这一刻的金庸,却和读者分道扬镳,为了占据文学荣誉殿堂的位置而努力。
金庸当年写武侠小说只是为了增加《明报》的销量,并没有预见到后来会成为世界华人人手一册的读本。如果当时他就抱定写一套传世之作的想法,那么大概也没有今天的金庸。如今删改不已,完全失去了当年单纯的发心,手中的笔管如何承受得了那么沉重而复杂的个人欲望?
应该怎样看待金庸对作品的这种喋喋不休修改?我个人觉得,金庸先生的作品曾经为无数中国人带来了美好的阅读时光,因此,我只能选择性地把这事理解为:金庸先生如此修改作品,目的是为了抢在张纪中的前面。在张纪中手下,黄药师迟早会在漫天桃花中吻向梅超风,段誉最终难逃模仿《红楼梦》宝玉出家的结局。与其这样,不如自己抢先一步,在他和电视导演的“玲珑”之局里夺得先手。和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