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阳 著
华夏出版社友情推荐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完美谢幕了,总导演张艺谋的功力臻于炉火纯青。开幕式后,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本质上就是一农民。
“农民”张艺谋是如何走进电影界的?这个曾经“被人从门缝儿里看着长大的”孩子,又是如何在电影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里步步登顶?本书将真实再现张艺谋的电影轨迹,并详尽讲述其电影之外的多彩生活。
[上期回顾]
《武则天》是张艺谋所有影片运作时间最长的一部,前后持续了五六年时间。在明确宣布和巩俐分手之后,张艺谋不仅没有下令停止这项工作,甚至希望这个编剧小组加快工作速度。直到最后张艺谋宣布放弃这一计划时,大家才彻底明白过来:在张艺谋心里,巩俐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
人物纪实
谈到《有话好好说》,就一定要介绍张艺谋电影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张伟平。
张伟平祖籍山东,1958年出生于北京,比张艺谋小7岁。20世纪50年代末,张伟平的爷爷奉调前往沈阳军区任职,将只有几岁的小伟平也带过去了。从此,张伟平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沈阳军区大院。在这个大院里,张伟平处处受到照顾,也多少养成了一点干部子弟的习气,喜欢当老大。
1978年,20岁的张伟平顶了母亲的职,成为北京市第四医院的药剂师,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他才看准一个机会进入西门子公司,担任行政部经理一职,月薪960元外汇券,一跃成为中国首批高薪阶层。没过多久,全国掀起了全民下海热潮。张伟平也离开了西门子公司,和哥们儿建起食品生产工厂。后来张伟平又投身房地产。此外,由于他在医药行业干了10年,对这个行业极其熟悉,他又做起了医药生意。这些生意给他带来了巨额收入。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张伟平已经在演艺圈活动。据说,他每年的生日已经有影视明星出席聚会了。这个时期的张艺谋,作为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借用人员,原本应该更多待在西安,可实际上由于和巩俐的特殊关系,他待在北京的时间更多一些。
1989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张伟平和太太张京一起参加了北京影视圈的一个聚会,张艺谋和巩俐也出席了。张京是巩俐的超级大影迷,见到自己心中的偶像,张京竟然将丈夫扔在一边,和巩俐聊了起来。落单的张伟平和张艺谋因此开始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话。
饭后张艺谋有事要先走,张伟平也不想在此多待。当时的主持人得知张伟平也要走,出于对大导演的尊重,建议请张伟平送一送张艺谋。于是,张艺谋坐上了张伟平的夏利车。北京实在太大了,即使坐着小汽车也要跑几十分钟。两个大男人坐在车上不可能不说话吧,不说话就太尴尬了。极善交际的张伟平立即找到了张艺谋感兴趣的话题,即电影。谈起电影,张艺谋滔滔不绝,让张伟平这个对电影所知不多的人大为叹服。
10天后,巩俐告诉张艺谋,张伟平请她和张艺谋去他家吃饭。张艺谋原本最不善于应付这类交际,可张京是巩俐的粉丝,张伟平又是一个极其豪爽的人,他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在这次饭局上,张伟平问张艺谋:“川徽鲁粤,你喜欢什么口味?”张艺谋说:“羊肉泡馍最好。”张伟平可是京城著名的美食家,吃遍了京城大小餐馆,他向张艺谋介绍各地菜式的特点和味道,希望改变张艺谋对中国美食的执拗看法。可这一招对张艺谋完全不起作用,他仍然认定自己最喜欢吃的家常饭是面条,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是羊肉泡馍。张伟平却一定要让张艺谋知道什么叫美食。他当即和张艺谋约定,要带着他吃遍北京。
此后的一段时间,张伟平果然一再给他打电话,今天带他去这里,明天带他去那里,几个月下来,还真将北京各大名餐饮店吃了一遍。事后,张伟平问张艺谋:“你还觉得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是羊肉泡馍吗?”几个月的实践改变了张艺谋的看法,他告诉张伟平:“羊肉泡馍确实不是最好吃的,但我就是喜欢。”至此,张伟平改变张艺谋美食观念的努力算是成功了,可改变他的饮食口味尤其是执拗性格的努力却宣告失败。当然,这一段的频繁接触,也使张伟平收获了另一件东西,那就是和张艺谋的友谊。
张伟平和张艺谋的交往,与巩俐有着某种必然联系。但男人之间的友谊,即使起始于女人也一定会超越女人。1995年张艺谋和巩俐分手,却没有因此影响到两人的友谊。
接下来,筹拍《有话好好说》。张艺谋找到的海外投资商最初同意投资,是因为认定此片仍然由巩俐担纲,票房定然会有巨大收获。当这部戏正式进入开拍阶段,投资方看到女主角不是巩俐,立即改变了主意,将原计划投入2600万元砍了一半。不久,降到了1000万元。此事对张艺谋打击巨大,他还想继续努力一把,将原投资额争取回来。不料,他们不仅不肯追加投资,甚至再一次将资金缩减,由1000万减少到了600万。至此,张艺谋总算明白了一件事:他们不想拍这部电影了。
1996年3月的一天,张伟平约张艺谋吃饭。坐下来后,张伟平立即以商人的敏锐发现张艺谋愁眉不展。张伟平问:“老哥,你怎么啦?”张艺谋说:“《有话好好说》可能要搁浅。”张伟平问:“遇到什么问题了?”张艺谋说:“投资方对这部电影没有信心,解约了。”张伟平松了一口气,拍着张艺谋的肩膀说:“我以为是什么难题呢,所有问题,最容易解决的就是钱的问题。你说吧,你需要多少,我来投资好了,不就是钱吗?”
张艺谋瞪着眼睛看他,半天没有说话。张艺谋也知道,张伟平的生意做得很大,但到底有多大,他心里没底。他说:“这可不是好玩的,你得考虑清楚。”张伟平极其豪爽地说:“不就是钱吗?不用考虑了。你说吧,要多少钱?”张艺谋说:“2600万。”
张伟平突然笑了起来:“才2600万?我还以为要2600亿呢!你给我几天时间,我给你挪挪,保证不耽误你的拍摄计划。”张艺谋说:“要不,明天我把剧本拿给你看看?”张伟平说:“不用看了,你是专家,我相信你。”
由此开始,张伟平成了张艺谋的投资人,此后所有张艺谋的电影均由张伟平投资。张伟平并不熟悉电影这个行当,他是看中了张艺谋这块金字招牌才投进来的。如果说张伟平将这笔钱投下就撒手不管了,也不是事实,毕竟2600万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偶尔,他会在做其他生意的间隙,跑到片场来看看,甚至还忍不住手痒,玩一把票。电影中演赵小帅的姜文被刘德龙请的打手痛揍了一顿,打手之一便有张伟平。可电影拍完了,关于发行的事,张伟平却只字未提。
张艺谋倒是急了,对他说:“咱们下一步怎么走?”张伟平有些摸不着头脑,问道:“什么下一步?”张艺谋说:“电影发行呀。发行都是由投资方负责的,这方面我没有资源。而且电影是由你投资的,版权属于你,自然也应该由你来洽谈此事。”
谈发行?不就是做生意吗?这个张伟平内行。当时有一家法国电影发行公司前来洽谈,对方开出的条件还不错,但因为不熟悉张伟平,一开口又发现他是个大外行,言词之间便多少有了点轻视。张伟平哪里受得了这个?几句话就和人家闹翻了。最后他终于找到一家国内的发行公司,首期拿到了800万元。据后来透出的消息,人家拿着这部电影卖了4600万。可国内的发行商和国外就是不同,做的往往是一锤子买卖,第一期付过,你永远别指望有后续。为此,张艺谋极为不安。1000多万呀就这么打水漂了,换个人,肯定要去跳楼。张艺谋颇为内疚地对张伟平说:“兄弟,对不起!”
“是兄弟就别说这个。”张伟平说,“这事儿丝毫都怨不得你,是我犯了商家大忌,做了不熟的行当。老哥,你放心。我张伟平好歹在商场混了这么多年,我知道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不就是亏了点钱吗?这次亏了,咱下次赚回来。我已经决定了,以后你也不必操着心去找什么投资商了,只要是你的电影,都由我来投资。发行工作由我来搞,我要组建一个班子,我就不信我玩不转这个!”
1997年,由张伟平投资1000万元注册的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正式挂牌。从此,张艺谋电影开始进入商业时代。
1997年前后,张艺谋接连拍了几部小制作,其中《一个都不能少》很可能是张艺谋电影史上投入最少的影片。仅仅一部电影,张艺谋就为张伟平收回了在《有话好好说》中的全部亏损。最重要的是,《一个都不能少》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张艺谋的能力,至此,再没有人怀疑张艺谋的非凡能力——将石头变成金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