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张艺谋在奥斯卡颁奖礼上的一个悬念
· 卖肉的北大才子陆步轩引起争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8 月 22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卖肉的北大才子陆步轩引起争议
  本书两位作者结合在北大、清华多年的学习生活以及毕业工作后的反思,向读者展现了顶尖高校内更加真实、丰富的象牙塔生活。本书将带你走进北大、清华,让感人的经历激励你,鲜活的人物感动你,珍贵的体验启发你,幽雅的风景陶醉你。书中更教给人一种面对学习、面对竞争时积极的态度和执著的精神。

  [上期回顾]

  2001年,北大就开始了“世界著名大学日”活动,合作大学包括牛津、斯坦福、耶鲁、早稻田等知名大学,累计有上百名学者到北大进行交流访问。北大国际学生多,每年10月都会上演一场盛事——国际文化节。拥有众多国际学生的北大,甚至有个社团就叫“模拟联合国协会” 。

  “北大不是不能培养官员和富翁,也不是不能培养卖肉的卖书的卖电脑的卖导弹的。培养什么不说明本质,关键是培养的人给社会做了什么贡献和他自己得到什么乐趣。”北大中文系孔庆东在评价其同门系友、卖肉才子陆步轩著成的《屠夫看世界》时说道。

  北大学生的一举一动总会受到关注,一方面是社会对北大学生寄予厚望,一方面北大学生中大多也是普通人,两者常常会造成错位,引起世人考问。

  另类北大学子

  2004年,北大中文系师兄陆步轩自家的“眼镜肉店”进入媒体视线后,引起了社会对北大学子的考问:北大学子能不能卖肉?如果北大培养的学生去卖肉,那是不是对人才的浪费?

  之所以引起如此关注,首先因为陆步轩是北大毕业生,曾经的高考文科状元。当陆步轩从北大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家乡的一个机械厂。数年后,企业倒闭,状元也跟着失业了。陆步轩开始了艰难的创业路:装修、开小商店,生意始终不尽如人意,直到他开了肉店,终于找到了生存之道。被媒体放大后,陆步轩的肉店生意越来越好,他还不忘中文科班出身,抽空写出了畅销书《屠夫看世界》。陆步轩,算是近年最为受关注的北大学生之一。

  2006年1月,媒体又抓住了一个北大另类——武小锋。小武当年同样以辽宁省普兰店市高考状元身份走进北大,2005年7月顺利毕业。可问题来了,小武的求职路异常艰难,北大的金子招牌并没有显灵。万般无奈之下,小武回到了家乡,操起了做糖葫芦的行当,在北大转了一圈后,重新回到了小武当年中学毕业同学的刻度。好在托媒体的福,最终小武被一家医疗企业聘用。事情算是圆满了,却又留下一个北大典型。

  同年,北大又冒出一个另类学生——光华陪聊男。这次不是被媒体嗅到的,而是他自己写个牌子,整天守在北大三角地,先是在北大未名BBS引起一番轰动后,再转而进入媒体视线。虽有炒作嫌疑,但凭着北大光华的牌子,找工作也要靠炒作,这本身就够另类。

  北大另类学生不止这三位,先行者有,后来者也不会缺。有的是被逼无奈,有的是无意而红,也有的是猜不透、道不明,但他们也是北大学生。

  被神化的北大人

  之所以北大出现几位另类学生后,就引起社会热烈讨论,那是因为社会对北大学生寄予了太多厚望,把北大学生神化了。

  北大学生中当然有“神话”人物,近年尤以新东方掌门人俞敏洪和百度掌门人李彦宏两位校友为代表。原因在于,他们处于舆论浪头,他们拥有财富,他们富有传奇,符合被神化的基本元素。

  我的朋友张远冰曾花费两年时间,打入老俞(新东方学生对俞敏洪的尊称)老家——江苏淮阴调查,先后采访过老俞的母亲、中学老师、儿时玩伴,最后回到北京面采老俞,最终著成《从农民到留学教父》一书。我细细读完,对这位校友的奋斗经历充满敬意:三度高考圆梦北大,在北大身患肺结核,当北大老师最终被赶出北大,最后才奋起创办了新东方学校,成为中国最有钱的教师。青年才俊李彦宏更符合大众的偶像标准。名气、帅气、财富,样样都占了,真是给北大人长脸。

  除了极个别另类学生,少数的神话牛人,大多数北大学生还是普通人,奋战在各个领域。2007年11月,北大就业指导中心公布对已就业本科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月收入万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达22.8%。北大就业指导中心对1321名本科毕业生(平均工作年限为6.9年)进行跟踪调查,73%的毕业生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其中月收入在万元以上的为22.8%。此外,北大就业指导中心还公布了2007届学生就业率。该届学生就业率约为97%,其中66.2%的本科毕业生是到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省部级以上科研单位等国家重点行业与领域就业,有10.2%的毕业生签约西部、部队、支教及北京农村。只能说,北大的大多数学生是幸福的。

  北大学生是什么

  另类学生和神话学生都不能成为北大学生的标签,那北大学生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北大法学院朱苏力教授的一句话最为贴切:你得是有出息的孩子。

  既然要做个有出息的孩子,那也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成长过程,在乎普通人的价值观念。所以,走在北大校园,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北大人:准备“飞跃”的北大学生,总是行色匆匆奔赴在图书馆、实验室、自习室;热衷于社会活动的,总是出现在团委、三角地、南门外;更多的则是兼顾学习和生活,除了教室、食堂、宿舍外,还经常出现在大讲堂内、未名湖畔、静园草坪上。

  既然要有出息,每个人都会有理想,虽然有大小之分,但都会认真去兑现,正如朱教授所说:“真正的理想,无论大小,无论高下,最终都一定要用成果来兑现,否则最多只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但对这个世界多一个少一个都没有意义的愿望表达,甚至只是一通大话、一张空头支票或一个笑柄。”

  既然是孩子,那肯定会摔跤,但大多会快速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前行。“我们也有耐心。我们会在这里长久守候;即使夜深了,也会给你留着灯,留着门——只是,你得是有出息的孩子。而且,我们相信,你是有出息的孩子!你们会是有出息的孩子!”北大师者对孩子们充满信心。

  哈佛大学“幸福课”导师沙哈尔认为,要找到真正的幸福,首先要问自己三个问题:一、什么带给我意义?二、什么带给我快乐?三、我的优势是什么?注意顺序,对照答案找出交集点,那个点就是能让你感到最幸福的工作。每一位大学生,包括北大学生,都要善于找到这个焦点,那样才会做一位有出息的孩子。

  寻找毕业的奶酪

  一位师兄说:北大的精神是什么?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概括不出,总结不了。但是,当我们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在这个人群里,就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它那生生不息跳动的脉搏。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这是北大校歌《燕园情》中的一句歌词。每年的六七月,北大校园中的空气都凝满了水汽,那不是桑拿天惹的祸,而是毕业生的泪水。

  毕业时节属于笑语和泪水,从论文答辩完,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毕业生中都会充斥着离别的伤感和对新生活的期盼。北大的夏季毕业典礼最为隆重,临近毕业典礼前两天,院里会通知每位毕业生去领取学位服装。黑色的毕业服装终于结束了毕业ing的时态。

  相信每位曾经的北大人,当离开时都会对北大这块土地充满深深的留恋。“为什么我的眼中含着泪,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毕业了,留给每位北大人的都是溢满醇香的奶酪。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