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张艺谋情感出轨前的危险信号
· 从国学大师季羡林到风波教授阿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8 月 2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从国学大师季羡林到风波教授阿忆
  本书两位作者结合在北大、清华多年的学习生活以及毕业工作后的反思,向读者展现了顶尖高校内更加真实、丰富的象牙塔生活。本书将带你走进北大、清华,让感人的经历激励你,鲜活的人物感动你,珍贵的体验启发你,幽雅的风景陶醉你。书中更教给人一种面对学习、面对竞争时积极的态度和执著的精神。

  [上期回顾]

  没有经过北大本科经历的北大学子,被戏称为“非北大土著”。残疾女博士郭晖、来自安徽农村的博士生夏军、年过三十的“非土鳖”博士徐晓东,他们都是优秀的“非北大土著”。而讲《论语》的保安谢景伟、游学者柳哲等人,又以“边缘人”的身份给北大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贾宝玉、林黛玉不如社会学刘爱玉。”2007年深秋,我路过三角地,师弟师妹们正提高嗓门,向下课的同学们边吆喝,边派发资料。我知道每年一届的“十佳教师”又开始“海选”了。

  每年能被挑剔的北大学生评选为最喜爱的老师,是北大每位老师最为看重的荣誉之一。他们中有名人大家,也有校内有些知名度的普通老师。

  选择太多,等于没有选择,我按照自我标准,将心目中的北大名师一一批注。

  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老因健康原因,常住301医院,我作为校刊记者,还是有幸和季老有一面之缘。

  在第2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被派随许智宏校长等校领导去看望季老,领到任务后,心里很激动。当我们一行人来到病房里,当时已94岁高龄的季老,看上去仍然精神抖擞。季老双手合一,笑迎大家。我和北大电视台学生主持人刘星代表北大学生送上祝福时,季老很高兴,我俩围在季老身边合影留念。一代大师,却是如此平易近人。值得一提的是,季老还被评选为央视“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季老不仅仅是属于北大的,也是属于中国和世界的。

  经济牛人厉以宁

  厉教授以经济学而广为人知,每次我走在光华管理学院展览大厅里,看到陈列的厉教授大作时,便心生敬仰,何时能领略一下厉教授的风采呢?

  2004年深秋,北大学工部举办的“诚信中国”论坛要邀请厉教授开首讲,加上我的一篇文章获奖,对活动更是充满期待。中午12点在三角地发票,我早早来到三角地,前面已排着长长的队伍了。讲座安排在著名的办公楼礼堂,当我从后门推开时,吓了一跳:没有一个座位了。我只得靠墙而立,聆听教诲。厉教授果然是大家,用一个个小故事能把经济学原理阐述得生动有趣,果真名不虚传。

  中文大家——钱理群

  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为许多北大文科学生所敬仰,我也如此。可惜,钱教授已退休,要领略他的风采只能拜读他的著作和听讲座了。

  深秋晚上,我刚忙完活动回来,路过三角地,一块纸板上写着钱教授开讲座,再一看时间,就在此时。我赶紧跑到对面的电教报告厅102室讲座现场,好在讲座开始不久,偌大的教室,上座率也不甚理想,可能和当晚的讲座主题有关吧——《知识分子下乡运动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

  找个座位,静静聆听,随着钱教授的声音,脑海里已浮现了广袤的乡间,完成了一次精神“旅途”。现场都是铁杆“粉丝”,讲座完毕,大家都不愿离去,围着钱教授继续讨教。我也挤过去,让钱教授题词。他拿过笔,写下四个大字:“潜沉十年”。做人、做学问,这都是最好的注解。

  后来从北大未名BBS中得知,据说钱教授是小时爱看的《三毛流浪记》中“三毛”的扮演者,看看帖中的对照图,果真像。

  十佳教师林毅夫

  提起林毅夫的名字,在北大有极高的知名度,名列北大数届“十佳教授”之列。林教授在北大本科生中开设的《中国经济专题研究》,每次选课前都要上演“鼠标大战”(网上选课),现实课堂中亦是满堂喝彩。

  每次周五晚上的理教某个大教室,总是人满为患,座位坐得满员,过道上也坐满了学生,讲台周围也是席地而坐的学生。被包围在中央的林教授,风度翩翩,旁征博引,不时传来掌声和笑声。更神奇的是,有时人满到竟有学生站在外面窗台上“聆听”,一个老师能把课讲到这种程度,想必太有成就感了。

  不过林教授对学生也是爱护有加,一位北大学友说,他曾在课堂上当场对能背出宋词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

  当代毕昇王选

  王选院士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他主持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我国出版印刷行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对于这样的大家,作为普通北大学生,很难再受到其教诲。我还是2004年11月5日,中国高等数字图书馆在北大开通的仪式上,有幸见到王选院士。那时,他已经与疾病搏斗数年了。2006年2月15日我刚返校,便惊闻王选院士已于2月13日逝世。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大厅设置了灵堂,我和众多北大师生一样为王选院士深深鞠躬,表达哀思。

  后来,我去北京印刷学院里的中国印刷博物馆参观时,见到了王选手书的遗嘱:“一旦病情不治,我坚决要求‘安乐死’,我的妻子陈堃銶也支持这样做,我们两人都很想得开,我们不愿浪费国家和医生们的财力物力和精力,并且死了以后不要再麻烦人。”让我再度落泪。

  北大醉侠孔庆东

  一部《47楼207》让大家认识了北大中文系孔庆东老师,孔老师幽默睿智,他所开的课,在北大每次都是爆满,让无数北大学子领略了孔大侠的风采。走出北大,孔大侠也同样受青睐,他的博客人气同样高涨,新书不时出现在新华书店“新书推荐榜”里,还时常露脸央视,大谈武侠,孔大侠还专门研究鲁迅,并有专著问世。孔大侠有侠气,更有学术气。曾自诩:“孔庆东,男的;大好人,装的;北大教授,副的;文学博士,真的;围棋二段,业余的;排球裁判,专业的。”

  师德楷模孟二冬

  2006年4月23日孟二冬病逝,年仅49岁。孟二冬生前是北大中文系教授,但并不为北大学子熟知,也正印证了他的为人低调,甘于学问的作风。

  孟教授一生淡泊名利,一心教书育人。他早年毕业于安徽省宿州师专,后发奋努力考上了北大的博士,并留校任教。2004年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北大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到石河子大学第二周,他出现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医生做出“禁声”的医嘱后,他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随后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

  孟教授倒下了,感动了无数的北大师生,成了世间师德楷模,我为有这样的老乡师者而感到骄傲。

  诗人老师胡续冬

  认识胡续冬的人大多是诗歌圈的朋友,他在全校范围内开过“欧美诗歌导读”等公选课,另外就是给北大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开着“葡语国家文学专题”、“诗歌导读”课。

  胡续冬是北大才子,16岁考入北大,因为方言和口拙一度很自卑。大二时开始有了文学朋友圈子,逐渐变得伶牙俐齿起来,学生时代还是五四文学社社长。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留校任教,活跃在课堂和媒体上。

  我认识胡续冬,还源于参与编写《我的北大故事》,本书的序就是请胡续冬写的。后来,经常在三角地的“未名诗歌节”上见到他的名字,《新京报》的“胡言浮语”也是我爱看的专栏。据说,他还有一顶帽子“芙蓉之父”,他曾在此专栏中第一次把芙蓉姐姐从网络推向纸媒。

  风波教授阿忆

  2006年,北大新闻传播学院教师阿忆成了热门关键词,之前,大家了解他是《实话实说》的“代班”主持人。

  阿忆因为在博客上对北大教师工资评说而成为焦点人物,有力挺阿忆的,更多的是发难。别的不说,单就阿忆抛开电视圈的名利,回到大学校园潜心学问,我就很佩服了。其实,阿忆非常有才华,对新闻业感兴趣的我,知道他是最早的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策划人,很多大型电视片的策划都出自阿忆手笔。有幸能从这位前辈那里偷学点新闻经验,让后辈受益匪浅。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