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北京作为2008奥运会举办地之前,毫不夸张地说,从化妆品、服饰到家用电器,中国商家都在无所不尽其极地向国际靠拢,从一些商人们常说的词汇就能看出来,什么“国际惯例”“国际标准”,给很多人形成一种感觉:国产商品就低人一等?当北京奥运会真的来临,国际大牌们来了个回马枪,猛推中国元素时,我们的本土品牌是不是又有点“晕向”,不知道现在应该国际化还是中国化了?
2008北京奥运会之后,2010年上海世博会紧随其上,未来5-10年中国热都不会轻易退去,更何况我们还有经济的腾飞作为坚强后盾。这段时间,自然是中国元素营销的黄金时刻,任何有商业头脑的品牌都不会放过。其实这从国际品牌一系列举动就能看出。前不久,ECCO邀请多位中国新锐服装设计师,以ECCO新一季秋冬系列自然元素为灵感,精彩上演了一出“我的世界、我的时尚、我的ECCO”个性时装盛宴。ECCO还特别揭幕东华大学服装奖学金,以此激励中国更多新锐设计师坚持自我风采。此番热情携手中国本土设计力量,ECCO的意图不言自明:更好更深地挖掘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辅以自身精良的制作工艺,以时尚与舒适的特质牢牢占据中国消费者的心。
通过奥运会等,中国元素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传播,这给中国品牌提供了最佳的营销舞台,为他们走向世界营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其实,对于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中国商家们也许手到擒来,但中国品牌目前要走的是一条既有自己民族特色、又能与国际模式相结合的品牌建设道路。打造一个国际化的品牌,决非短时间内能成功,这是必须承认的。但是,在奥运会的聚焦作用下,中国品牌应该充分结合民族的特色,充分利用中国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力推自己的民族品牌。在这方面,韩国是个很好的例子。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和2002年的世界杯,韩国通过国际性赛会的聚焦和营销作用,把韩国最好的品牌都亮了出来,加速了一批韩国品牌的国际化进程,这值得中国品牌借鉴。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品牌要善于利用奥运会这个机会,树立信心,坚定地打造民族品牌。 快报记者 史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