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30日陕西省政府召开的处级以上干部整风大会上,有为数不少的官员在底下打瞌睡。有网友调侃:陕西从“老虎门”陷入了“瞌睡门”。陕西省某厅处长王正(化名)是与会者之一,他向记者介绍当时的情况,“有的靠着座椅紧闭双眼,有的双臂做枕趴在桌子上,有的将头仰在椅背上打呼噜,有的则用手撑着头不时猛地下冲,可谓睡态百出。”
“‘瞌睡门’事件来得有些突然。”7月3日,陕西省某厅处长王正在办公室对记者说,“这种会上,听会的人打瞌睡太正常了,我们机关的人也早已习以为常。”
王正所指的“这种会”是陕西省政府6月30日下午召开的处级以上干部大会,省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处长以上负责人1000多人参加了会议。“虽然规模之大是近年来所没有的,但内容与其他的务虚会没有什么两样。”
“虎照”事件公布调查结果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的上午,王正到办公室不久就接到电话通知,“下午2点半召开处级以上干部大会,总结汲取‘虎照门’事件教训,安排部署省政府机关作风整顿教育活动。不得缺席。”放下电话,王正随口咕噜了一句,“这有啥好开会的,教训不是明摆着嘛。”
王正提前十几分钟进入会场,“两层的大会场已坐了不少人,我找了个边上位置。”王正说,“坐边上,主要是听得不耐烦时,可以随时出去活动活动。”
下午2时30分,会议准时召开,“我环顾一下四周,人头黑压压的一片,会场基本座无虚席。”会议开始20多分钟,坐在王正前面的两位男子就斜歪着头打起了呼噜。“这时候,有记者过来拍照,我在后面用手指戳了一下前面人的后背,对方停止了呼噜,但动了一下身体后,换了一个姿势又歪头睡去,闪光灯直闪都没能叫醒他。”王正见状,便起身走出会场。
“可能是夏天,大会场里又阴凉,人特别容易产生睡意。”向外走的一百多米路上,王正发现打瞌睡的人很多,“有的靠着座椅紧闭双眼,有的双臂做枕趴在桌子上,有的将头仰在椅背上打呼噜,有的则用手撑着头不时猛地下冲,可谓睡态百出。”
王正在外面抽了一支香烟后,再次回到会场,“前面的那位老兄竟然还在大睡。”
7月1日,国内上百家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重要会议,但与陕西省内媒体的“异口同声”——传达会议内容和精神相比,省外媒体则更多地关注了会场上的打瞌睡“盛景”。
陕西省委原书记安启元——
陕西“失守”,主要责任还在一些领导身上
“‘虎照’丢了陕西人的脸,伤了陕西人的心。”全国政协原常委、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安启元对“虎照”事件一直十分关注,7月3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作假并不高明的‘虎照’能够折腾8个多月,政府那么多把关部门失守,我看,主要责任还在一些领导身上。”
安启元说,“虎照”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在的机关作风和干部素质,陕西的一些机关干部工作浮躁,为了出政绩,有时候会不择手段。同时,也反映出政府行政缺乏民主,做事缺乏阳光,接受舆论和社会的监督不够。“刚公布的查处结果就受到质疑,对一些核心问题不能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一些部门和领导对记者遮遮掩掩,躲躲闪闪,我看,根子还是在思想上,没把整风会上所说的落到实处,没把群众真正放在心坎上。”
对于“瞌睡门”事件,安启元认为,“开会打瞌睡,会风不好,不光是几个打瞌睡的干部问题,我想领导更有责任。现在的会议,许多是形式大于内容,套话、空话、废话太多,参会者不打瞌睡才怪。”
安启元1956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从基层一步步做起,先后担任石油部地球物理勘探局、国家地震局、西安市委、陕西省委等领导职务。“我这一生参加过也主持过许多次会议,对会议感受特别深。个人认为,现在的会议太多,形式主义严重,到了该改革的时候。”安启元说,“很多会议,精彩、实质的内容就那么一段,几分钟十几分钟就可以讲完,但却要铺垫空谈一大堆,最终耗掉大家很长时间,一些人坐在那里听久了就会犯困就会打瞌睡。所以,开会打瞌睡现象不能一概而论,不能把板子打在参会者身上,我们的领导更应反躬自问,更应带头改变思想,少讲形式,更应注重会议内容实效,去掉会议中的套话、空话、废话。”
安启元说:“从‘虎照’作假到会上干部打瞌睡,充分暴露了一些行政部门工作的不足和干部队伍法律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涣散、工作作风浮躁。“到了该好好整顿机关作风的关键时候了,公务员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严格整风了。整风切不可搞形式走过场,一定要脚踏实地,少说多做,把每一件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如果只将希望寄托在会议上喊喊,媒体上叫叫,那么陕西难保不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虎照’丑闻。”
以酷评著称的陕西诗人伊沙——
好大喜功的“妄想症”连累了陕西人
著名诗人、西安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伊沙这几天一直上网了解“虎照”和“整风”的情况,对于处级以上干部千人大会上一些干部打瞌睡被媒体曝光的现象,他表示,“没有必要苛求这些打瞌睡的人,应把目光更多地放在对‘虎照’真相的探究上。”
伊沙认为,在公布“虎照”结果和处理意见后,再开一个千人大会,再大谈特谈“虎照”事件,口口声声整饬机关作风,会议本身就有形式主义之嫌。“许多会议,只是宣读一下上级或同级的文件,讲一讲这意义那重要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说实话,如果换上我是与会者,这样的会议也会成为我的催眠曲。”
伊沙说:公众早就认识到,周正龙不过是一个演员,如果仅对一个演员绳之以法,而放任其背后的导演、策划,那么即使再声势浩大的整风运动,都有点不着边际,虚晃一枪。“千人大会”上打瞌睡的官员固然不该,但如果因为维护一些造假者,通过整风运动“株连”其他与华南虎照不相干的官员,那么他们打瞌睡也理应得到原谅。
伊沙说,一件事发生在某一个地方,看似偶然,实际上背后都有一定原因的。不论是“虎照门”还是“瞌睡门”,都折射出了陕西地域文化和现行的体制之弊。“我从小到大都在陕西,对陕西的地域文化还算比较了解,‘虎照’风波出来时,和我一样了解陕西的本地人都不觉得诧异,反而认为很正常。”由于地域原因,陕北和关中的人偏于保守、守旧,而一部分陕南人则更富于冒险,敢于向外折腾,投机心理较重,恨不得一夜成名震动全球。而目前的行政体制上的漏洞和弊端,为他们实现这些妄想提供了可能。
伊沙认为荒诞的事对现实更有指导意义,要关注研究“虎照”事件中参与人的心态和心理。“这么拙劣的一个骗局能蒙蔽那么多人,而且有的还是专家、高官,不能不让人三思。”伊沙说:“虎照”事件还折射出国民心态,每一个参与进去的人甚至关注的人心态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想借着‘虎照’出名,有的想趁机牟利,有的想捞政绩,有的则想炒作并娱乐化……”
伊沙说,陕西经济落后,体制僵化保守,传统官场色彩非常浓厚,所以出现一些官员面对媒体的“失态”和“躲避”,都是在情理和现实之中的。要杜绝“虎照”类似事件再现,就必须改革现行体制的弊病,完善健全体制,只有体制健全了,监督措施再跟上,就能防患于未然。
快报记者 刘向红
■记者手记
打太极的西安
吃过许多闭门羹,但这趟西安之行算是做记者以来吃得最多的一次。
从7月1日踏上西安这片古老的土地,到7月4日离开,中间去了十几个行政部门,不求热情接待笑脸相迎,许多部门连门都不让进,一听说是采访“虎照”事件,一个个神情瞬变,如临大敌。哪怕获取一点点信息都成了难以企及的奢望。
门进不了,只好打电话联系。但同样难逃闭门羹,对方谨慎而客气地使用着“外交辞令”——“采访先要通过政府新闻办”;而找到新闻办,迎来的却是一记“太极拳”——“政府有活动和新闻发布时,我们牵个线,为媒体提供一个平台,‘虎照’事件的具体情况,你应该直接去采访具体承办的相关部门。”记者又被推回原点。
无奈,记者动用私人关系,找朋友从中帮忙,最终有几个官员答应相见,但前提是不能谈话“泄密”,更不能将他们的单位和名字写进文中。一位处长同情记者,“你来得真不是时候,奥运圣火这几天正好在陕西境内传递,为了营造和谐稳定的氛围,领导多次明令有关部门不得向媒体介绍和谈论‘虎照’及相关话题。”另一位领导告诉记者,有关部门本以为公布“虎照”调查结果,处理一批责任人,再大规模整一次风,就能使“虎照门”画上句号,就能重塑行政机关新形象。但事实的发展与一些领导的初衷背道而驰,不仅没能结束“虎照门”,反而引来更多的质疑和批评。
面对汹涌而来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声,参与“虎照”查处的有关行政部门没有继续向前,积极释疑解惑,而是又退回到“虎照”结果公布前的状态——或躲避或沉默或正在调查。当地一位官员形容目前有关部门的态度是“消极应对舆论,久拖企图过关。”在6月30日的处级以上干部千人大会上,陕西省一位副省长痛陈机关积弊后,要求下属接受舆论监督,迅速整风,重塑形象。言犹在耳,但散会后,有关部门面对媒体“涛声依旧”,面对雷鸣般的众多谏言,“我自岿然不动”。
在西安的4天里,记者一直在想,陕西行政部门究竟怎么了?难道“虎照”背后真有着更惊人的不可告人的秘密。当地的一些有识之士和记者交流时,都对有关行政部门在“虎照”中的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表现十分不满。一位陕西土生土长的学者告诉记者,陕西经济落后,思想封闭,传统官场的那些封建色彩很浓,遇到重要事情,如果领导没有发话和下结论,下面的人都不敢轻易发言。也许这就是“虎照”拖了8个多月才有一个结论(还没能令公众信服)的原因。
西安的城墙四四方方,很结实,也很漂亮,希望它不至于成为阻断西安与外界沟通、阻断信息公开的一道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