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心目中的山东人
俺心目中的山东人,肯定不是孔子和孟子,这两个人太一本正经,不适合做一个地方代表。孔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英,因为精英,就没什么普遍性。古时候的山东文化,差不多都跑江苏去了,东晋南渡,齐鲁文化人玩了一次集体大逃亡,我所居住的城市南京,动不动喜欢吹嘘六朝人物道仙风骨,其实这些名士大多是山东移民。所以我跟山东人开玩笑,要寻找山东的古风,应该先到南京。后来又有宋朝南迁,文化人又跟着逃命,研究辛弃疾和李清照,就得辛苦一点跑趟江浙。
心目中最形象的山东人是韩复榘,这么戏说,山东的父老乡亲肯定不乐意。首先,这姓韩的根本不是山东人,他的籍贯是河北霸县。其次,也不是小品相声中那么滑稽可笑,他远比我们知道的有文化。实事求是说,“韩青天”当年在山东做父母官,这官当得并不太差劲,以政绩论,曾是山东发展非常好的一个时期,他只是太倒霉了,遇上了日本鬼子。
我有一大堆山东朋友,各行各业,个个肝胆相照,豪爽仗义,都爱打抱不平,都可以两肋插刀,也都有那点小毛病,就是爱斗,对谁也不服气。喜欢竞争从来不是坏事,心高气傲斗斗也挺好玩,不过在我这个胆小的外地人眼里,什么事都太较真、太原则,难免喜剧和小品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会联想到韩复榘的原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讲环境的重要。不过我们经常也会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树挪死,人挪活。山东人从来就不是静止不动,事实上,他们也像水一样流动,在波澜不惊中悄悄改变自己的性格。历史地看,很多古代山东人随中央政府南迁了,把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到江南,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他们走了别人也会来,大量的外地移民乘虚而入,又填补了留下的真空。人类学家对今天的山东人进行分析,结论是很多人的先辈,是山西人或者汉化的鲜卑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山东人纯朴和好斗,纯朴仿佛山西老农,好斗就像粗犷彪悍的北方游牧民族。
山东与江苏是相邻的两个省,远亲不如近邻,要是知道苏州人的一笔糊涂账,山东人只能哭笑不得。在老派的苏州人心中,长江以北都叫江北,淮河北面应该都是山东。这观点听起来十分天真,却由来已久很有来头。江苏是个年轻的省份,由江南江北淮北三大块组成,历史上的淮北地区,譬如徐州和连云港,与山东渊源更近,民风和饮食习惯也更像。山东建省要早好几百年,面积也大得多,版图一度包括今天的辽宁,对于江苏境内狭小的江南来说,山东已足以代表整个北方。
叶兆言: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花煞》《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我们的心如此顽固》等。
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