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3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男科专家信箱
· 四川伤员:到了南京就像到了家
· 压力大使头痛越来越普遍
· 女性健康短信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6 月 2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四川伤员:到了南京就像到了家
45名灾区同胞入住鼓楼医院,大部分病人已成功接受手术治疗
  2008年5月23日,首批伤员从四川转移至南京。南京鼓楼医院迅速派出由医护人员组成的“卫生应急队”80多人前往机场接应灾区患者,丁义涛院长和骨科专家邱勇主任在接机现场第一时间查看伤员病情,并下达医嘱。另悉,5月30日晚,第二批15名伤员再次转入鼓楼医院。据悉,南京鼓楼医院此次共接收了来自四川的45名灾区伤员,以骨折病人为主,其中有80多岁的老人7位,90岁以上的老人2位,年龄最大的伤员94岁。

  医护人员——

  工作时怀着深深的同情

  “为让伤员在南京得到更好的救治,医院已经做好了长期治疗的准备”,据南京鼓楼医院院长丁义涛介绍,自医院接到收治四川灾区伤员的通知后,立即腾出了骨科113病区,并成立了由骨科、肾科、ICU、心理科等专家组成的多个治疗团队。骨科113病区病房内、走廊上都扎满了绿丝带,寓意“爱心”的绿丝带代表了南京的医护人员对灾区伤员的关爱。医院还为病人准备了毛巾、饭盒等生活用品,每张病床都放置了新的气垫床,以减少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一些并发症。

  骨科专家邱勇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病人已成功接受手术治疗。45名伤员基本上是骨折病人,并且多数患者的诊断单上标注有爆裂性骨折和压碎性骨折的字样,“这批伤员的特点是病情复杂、症状重。部分人是椎体骨折的重病号,他们面临着瘫痪风险,有一个32岁的病人,华西医院对他的初诊为环枢关节脱位,伴四肢瘫痪,病人不能自主呼吸,我们在接收的当天晚上就为他进行了手术,目前他的恢复状况良好,各项体征也很平稳。”

  “这群病人很特殊、也很朴实,护士们在工作时都是怀着一颗深深的同情心。”护士长陈文月对记者说,地震发生后,这些幸存者有的是被人从废墟中挖出来的,有的人是自己从废墟里爬出来,受灾区条件限制,他们从5月12日至今没有洗过一次澡,有的人伤口已经出现感染。“转到南京就医时,当晚的第一件事就是换衣服擦身子,第二天早上洗头”,这些事情全部由护士完成,部分病人头部受伤,结痂的血块散发出异味,因此家属不知清理工作从哪里入手,看到护士们认真地为伤员梳洗,不少病人高兴地说到了南京就像到家里一样。

  告诉儿子——

  我在南京生活得很好

  113病区28床的王柜兴腿部受伤,前几天鼓楼医院骨科专家为他做了固定和皮瓣手术,目前身体状态良好。王柜兴是羌族人,住在汶川县萝卜寨。地震发生时,他和老婆正在屋里干活,感觉到房屋剧烈摇晃时,王柜兴和老婆同时向门外冲去,只不过短短几秒钟时间,老婆被房梁砸中,立刻被埋于一片废墟之下,王柜兴腿上一阵剧痛,也迷迷糊糊昏了过去。

  天黑了,不知在废墟下压了多长时间,他隐约听到讲话的声音,感觉到有人正奋力搬开压在他身上的东西,原来好心的邻居发现王柜兴还活着,便叫来几个人一起将他从废墟里刨了出来,但王柜兴的老婆却永远离开了。从四川转到南京当天,王柜兴向医院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他希望大家帮他联系上唯一的孩子王富军,地震前王富军一直在成都打工,后来听人说儿子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我估计他现在正在灾区帮人扎帐篷”,王柜兴告诉记者,他只想听一听儿子的声音,告诉他自己在南京一切都好!

  爱心涌动——

  他们是一群特殊志愿者

  四川属于方言地区,南京的医护人员想听懂四川话并不容易。尤其向一些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问诊时,他们完全听不懂医护人员说的普通话,一群特殊的志愿者——四川籍南京市民和四川籍病人,为伤员和医生当起了义务翻译。

  记者从113病区获悉,不久前,一名患有脊柱侧弯的四川大学的女生准备在鼓楼医院接受手术,当得知很快有灾区伤员要入住鼓楼医院时,她悄悄跟在专家身后,在查房时将伤员的感受和医生的话完整准确地“翻译”出来。

  “很多好心市民也在默默关心这些伤员”,一位四川籍南京市民从报纸上读到了94岁的马青云老人的故事,她心疼老人身边没有家属陪护,于是每天从家里带来四川口味的饭菜看望老人,还变着花样做了老人爱吃的玉米馒头和荞麦面馒头。这个好心的市民至今不肯说出姓名。

  通讯员 刘宁春

  快报记者 朱惠蓉 金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