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一评]
事实上,依循反腐思路,抗震救灾款物的监管,除了政府内部的制衡监督之外,更为重要的仍是信息公开。如果全部救灾投入和捐赠款物的来龙去脉,都能尽其可能地向社会公布,向媒体公开,则内部监管模式的弱点将得到较大克服,才能与内部监督的高压态势形成合力,真正转化为清晰可见的实效。大难当前,最不能辜负的是人心。目前来看,救灾款物的使用要做到更充分的信息公开,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公众要求上,都完全可以也应该实现。
信息公开的程度,体现的正是权力受制约的程度。汶川大地震的举世哀痛,令全社会的道德监督意愿空前强烈,发国难财成为人神共愤之所在。民心可用,我们需要一次透明公开的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这一切都必须从更充分的信息公开做起。
[快报再评]
巨大资金的集中投放,会形成比一般状态下更复杂的监管形势,而另一方面无论受灾群众还是踊跃捐献的社会各界,都会对资金使用的状况有更大的关切和更高的敏感。这事实上就是客观形势和公众期待都在向更公开、更有效的监督发展。震灾激发公民巨大的道德热情,受灾群体正陷入困难重重的境地,如果在重建上出现腐败问题,不仅会涣散民心,而且容易激发尖锐矛盾。而权力不受监督必然腐败的规律也仍然会起作用,如果不幸而发生事端,产生的影响将会极为深远。因此,灾区重建完全有机会也应该成为一个权力监督方面引入突破性机制的试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