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封面专栏/封面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地震时“教师先逃”
不合生存秩序和责任伦理
· “敬礼娃娃”的心理障碍该让舆论脸红
· 不必对“汶川电影”有过多担心
· 感恩留在心中——别为捐献者立碑
· 给受灾孩子一个平静的“六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5 月 2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不必对“汶川电影”有过多担心
  ■热点纵论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灾难形影不离。与其说人类在征服自然中不断强大,不如说灾难锻铸了人类生存的法则和能力。既然灾难无法摆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正视并学会“热爱”它。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在正视灾魔上交出了一份成熟的答卷:没有隐瞒灾情,没有回避伤亡数字,甚至,也没有刻意淡化撕心裂肺的抢救场景和几乎夷为平地的城镇惨况。正因为此,四川震灾才迅速在国人心中凝聚成一种愈挫愈浓的爱国心,赈灾重建的步伐才得以快速前行,同时,国际社会才会空前地对中国表现出同情和敬佩。

  对本次灾难的审视,以它对国人的震撼程度,对国民素质的检验力度,对人性、生命的思考深度,对整个社会组织所应承担的责任和所表现出来的执政效能的反映广度,都应该通过特定的载体记录下来。灾难是一种创伤也是一种财富,大灾难是大的磨难同时也是大的宝库。汶川大地震给中国人上了特殊一课,吞咽和消化地震带来的血色启迪,可能将持续几代人,那么,有什么理由对“汶川电影”“汶川报告文学”的接踵而至说不呢?

  用文学艺术手段表现灾难、反映人性是反思自然和社会关系的灵丹妙药,它既可以通过科学幻想揭示人类危机达到警醒目的,如大片《后天》;也可以通过灾难纪实展现人性本质引起社会共鸣、唤起普世爱心,如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9·11发生后,美国关于此事件的艺术和纪实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担心地震电影纷纷上马会造成第二波心理伤害、因沉淀性不够失之肤浅的议论,尽管不无道理,但它流露出的对灾难的敏感状态、对人类如何在灾难之后浴血疗伤的坚韧性缺乏信心,仍然是深陷在传统的灾难观中的。

  直面灾难,“热爱”灾难,是一个心理学命题,更重要的,是它在社会学意义上的正本清源。(西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