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封面快评/中国江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团干选拔风波不能简单善后
· 应就“恢复五一黄金周”再作调查
· “五四”的意义绝不等于“半日闲”
· 拆迁安置房
不得算入经适房计划
· 男子街头持刀乱舞 民警警告无效开枪
· 68种常用药执行新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5 月 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五四”的意义绝不等于“半日闲”
  ■热点纵论

  虽然有了相关规定,但五四青年节半天假期却遭遇“落实难题”——14至28岁的放假年龄规定,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被普遍忽略。

  (《广州日报》5月4日)

  这一“半天假落实难”局面,虽然尴尬,但并不让人意外。这既是“14至28岁”的“青年”定义所必然延伸出的问题,也是类似“青年”这样将特定人群作为对象的节日,均难免会遇到的操作难题,而从更深层的节日文化角度来观察,这也是时下许多节日在价值依托、精神传承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困境——以“放假”这样显得粗浅、仓促的方式来落实节日的文化心理和人文意义,必然会问题丛生。

  诚然,节日往往需要休假来充分展现、释放,但反过来,休假却不等于节日,这是一般假日与节日的区别,也是特定节日文化相对于休闲文化的区别。如果一个文化意义上的节日,只剩下“休闲”,那么无论放假与否、是否落实,其作为文化传统载体、依托的价值精神,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落实”,相反倒是散失、虚置了。

  这些年,对于许多传统文化节日,比如端午、中秋等等,伴随“法定化”争议的,事实上更显焦虑的往往是:人们对这些节日文化含量严重不足、日益式微的担忧和不满——“除了吃(粽子、月饼),过节还剩下点什么?”无疑,这样的忧虑,不仅值得向端午、中秋等节日提出。

  与端午、中秋这类拥有漫长悠久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节日相比,“五四”的历史渊源显得要短促、浅近得多,但历史的短近,并不代表其文化内蕴、价值含量的浅显。相反,“五四”正是中国近代以来,新文化、新传统的核心、焦点,积聚着极为丰厚的文化精神矿藏。其中,所标示的“德”“赛”两先生,穿透近九十年时空,依然是当前改革开放的最新传统背景下,并不过时、尚须继续矢志落实的主题。

  就此而言,五四青年节的“落实难题”,并不仅仅是一个休假的落实难题,而如果我们仅仅希冀以“半日闲”来显示其作为节日的文化地位、精神价值,那么,与其说是一种凸显,不如说是一种遮蔽、耗散——实际上折射了某种文化困境下的空洞虚化和无力无奈。

  (张贵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