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一评再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江苏人变江酥人,做广告也不能太CNN
· 爱国不是“合群的自大”
· 谁给了权力机关藐视法律的权利
· 公务员收入调整了,权力也要调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4 月 2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公务员收入调整了,权力也要调整
  ↓切断公务员收入与收费间的利益链条    合肥晚报 4月25日 作者 鑫金

  上海十余万公务员正经历着一场力度空前的收入调整“风暴”,《上海市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实施方案》已经颁布,方案的矛头直指当地公务员津贴补贴名目繁多、发放秩序混乱的现状,力争用三年时间,逐步消除地区和部门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最终促成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与单位占有的国有资产和行政权力彻底脱钩。(《南方周末》4月24日)

  [晚报一评]

  1993年公务员薪资制度改革时,为使收入分配适应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国家层面提出建立“地区津贴制度”,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制定自身的“津贴补贴”。但随着各地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名目失序逐渐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擅自发放的名目达到三百多项。一些部门竞相利用手中的权力取得财政预算外资金,并通过小金库等形式成为本单位福利。

  这造成了地方政府部门的“企业型转变”和权力扩张,一是各种乱收费在公安、建设、工商、房管、教育等部门大行其道;二是有些政府部门通过办实体或行业协会等“二政府”扩张“势力范围”;三是如人大、政协等不直接对社会行使权力的机关也通过建楼堂馆所出租房屋为本单位谋福利。

  这样的激励机制必然导致政府与民争利以及对经济利益的不当追逐,进而导致“国进民退”的局面。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量出制入”而非“量入为出”的政府支出和收费体制。它会形成政府收入越多公务员收入也越多、政府支出越多公务员收入也越多的不正常激励机制,导致政府收入和政府行政性支出双双出现不受节制的高增长局面。

  因此,此次上海的工资改革是一场静悄悄的政府自我革命。但这场自我革命能否最终取得成功,我们还无法乐观。因为此前类似的改革广东等地都曾经尝试过,但最终效果不彰。

  虽然此次改革规定津贴补贴的发放一律通过财政以银行卡形式集中支付,禁止任何名目的现金、实物以及有价证券,并将对违规者给予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先行免职再按照党纪法规追究责任的严厉处罚,但若公共财政体制不建立,破除单位、部门所有制形式的“公共财产体制”不建立,公民作为纳税人监督税收和费收以及财政支出的权利不能具体落实,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将无法单兵突进,刚性的行政性支出增长将迫使财政向各有权收费机关作出“妥协”。

  因此,只有公共财政体制、税费法定、国有资产破除现有的单位、部门所有制等更高层面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切断公务员收入与收费之间的利益链条。

  [快报再评]

  平衡公务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一项改革,但要说这是“静悄悄的政府自我革命”,恐怕期许过高。公务员之间的收入平衡,俗话来说,就是把“清水衙门”和“肥水衙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乃至填平。而政府自我革命应是指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出现变革。

  公务员之间收入的调整大致上值得肯定,但如果没有相应措施防范弊端,可能导致公务员平衡收入、公民受其祸害的局面。调多了的公务员自然会有短时的欣喜,调少的公务员未必不会产生长久的怨恨,转而履行相应职能时质量随之下降。

  公务员之间的收入调整了,但公务员相对于社会的权力不调整,就会麻烦丛生。莫看收入都由财政统一发放,公务员行使的社会管理权能还是不一样,一个民主党派机关的公务员与一个税务机关的公务员,“实权”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行政权力的约束机制不变,你调整了公开收入,却难堵权力寻租。所以约束权力,是政府治理行为规范化过程中一个回避不了的前提。这个问题不解决,政府行为的任何改进想法,落实到民众头上都可能只是让他们出血更多。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