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人不是新闻,能轮流用四国语言对骂,可算新闻了。北京飞大连的班机上,两位妇女因身体碰撞而导致摩擦,双方都为了证实自己素质高,进而用汉语、日语、英语、法语四种语言对骂。
尽管她们会用四种语言骂人,我们还是不敢恭维其学问高深,很有可能她们连梁实秋的《骂人的艺术》都没有读过。梁先生开篇就说了,有骂人挨了嘴巴的,有骂人吃了官司的,还有骂人又被对方回骂的,皆因不懂骂人艺术的缘故。两位女士虽然没有被掌嘴也未吃官司,却互遭回骂,且不分高下,对照梁先生传授的十条骂人的艺术,一条也不着边。可见其虽有用外文辱人顺溜之才,却无国学博闻之功底。
有的大人物也喜欢骂人,著名的有蒋介石的“娘希匹”和巴顿将军的“狗娘养的”,几成口头禅;而最邪乎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脾气暴躁,在家经常骂人,连他的那只鹦鹉查理都学会不少“丘骂”,直到老丘去世才改邪归正。但是,蒋丘二人公众场合向来以儒雅示人,而巴顿终身没有当上五星上将,其中一条就是被嘴巴害的。可见当众骂街,显然是为文明社会所不容。两位女性对骂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不雅是肯定的,具有高度刺激性也是可以想见的,不然双方不会怒发冲簪,红颜扫地。
两女外语骂架事件,毕竟是个案。 掌握外语,是为了作为交流工具,学习其他国家民族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这是中学生都懂的常识;我们相信,这两女当初学外语,也绝不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用外语来骂人。可是,事到临头,情不自禁,一副泼妇当街的派头就出来了,而且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她们用外语对骂,是为了证实自己的“素质高”。可见,素质修养与学历、富有或美貌,根本不是一回事,高贵的气质和修养,是装不会买不来的。
一个偷儿无论能用几种方法开锁,他终究还是个偷儿。——编者
[ 事件回放 ]
4月11日,一架从北京飞往大连的飞机刚刚降落,正在乘客们打算收拾行李下飞机时,一连串激昂快速的吵骂声从人流中传了出来。与一般吵架者不同的是:两位女性吵架者先后用中文、日语、法语和英语互相辱骂。
当事双方,一个是中年妇女,另一个是年轻女孩。事情的起因是一点小小的身体碰撞,于是两人发生口角,而且冲突进一步“升级”。大概是中年妇女说了句“素质太低”之类的话,一下子惹恼了年轻女孩,她挑衅式地问:“你素质高?懂日语吗?”随即就开始用日语大声指责中年妇女。那位中年妇女不甘示弱,也回敬了一串日语。随后女孩又改用法语大骂,中年妇女照样用法语“接招”。其间,双方还用英语“互敬”。这两位“高素质”的女士一直争吵了近20分钟,完全不顾有那么多乘客在围观。
(据《大连晚报》)
[ 资料链接 ]
什么是素质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1.人的生理上的先天特点。2.素养。3.事物本来的性质、特点。4.指人的体质、品质、情感、知识和能力等。
素质的分类
较早撰文论述“素质教育”的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在《素质教育论》中把素质划分为三类八种。三类素质是指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八种素质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盘点近来的骂战
链接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季广茂,因为自己的学术专著遭到同行的批评,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近10篇文章予以攻击。攻击的言辞激烈,称自己要做回流氓,骂对方为“屁眼教授”。
(据《京华时报》)
链接之二 目前,一场骂战正在互联网上如火如荼地展开,参战双方分别为80后和90后。双方骂战的焦点在互相“揭短”——80后认为90后是群“不懂事的小P孩”,“连汉字都写不好”;而90后则认为80后“心胸狭窄,倚老卖老”。(据《华商报》)
链接之三 就在80后、90后闹得不可开交时,70后也耐不住寂寞了。一位自称是70后代表人物的网友“兰董”在博客中连续发帖《80、90的儿子们,都歇菜吧!》和《80后90后:你们都是废物一群社会的垃圾》,把80后、90后挨个炮轰。(据《成都晚报》)
链接之四 长春市清明街二胡同有两栋相对的楼,南楼有所男子公寓,北楼是间女子宿舍。姑娘们怀疑小伙子偷看她们换衣服,于是开始骂人,结果姑娘小伙对骂了5天,两楼居民不堪其扰。
(据《新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