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和,中共昆明市委书记;吕日周,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曾轰动全国的小说《新星》中改革者“李向南”的原型之一。3月27日,两双改革家的手握在了一起。有意思的是,两人的年龄正好相差一轮。
4月2日,吕日周在中国行政学院讲课,主要就是讲对仇和改革的一些看法和思考,讲题就是——《求天求地不如求和》。
记者:有一种评价说,你与仇和的改革都是在推行强人政治、强权政治,你同意吗?
吕日周(以下简称吕):在改革创新中,必须有人带头。这种行动,可叫“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任何个人是没有力量的,不是仇和有多了不起,而是他代表了人民,人民支持他。每一项改革,只有人民得利才会成功。之所以有争议,是在利益调整中,要把计划经济的权拿出来交给市场、交给人民而遇到的暂时的痛苦,这不是改革的对立面,改革唯一的对象就是旧体制。
改革过程中,有着3方面的情况:老百姓的欢呼声,少数中层干部的非议声,上边领导的默不出声。不能埋怨这种现象,这很正常,正如汽车启动时会有杂音一样,暂时受损的中层不理解,领导干部要看一看,时间会统一认识的。
记者:很多东西别人并不理解,你惧怕过吗?
吕:担忧是有的,惧怕从来没有,不管前面是鲜花盛开,还是荆棘遍地,后退绝没有出路。
记者:解决实际问题总是盘根错节,你怎么面对?
吕:义无反顾,邪不压正。当你把自己的利益和党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别人就打不倒你。只要你是为老百姓做事,党不会让你长期下台,群众不会说你不好,当然中间也有政治智慧问题。
记者:如果你不这样大刀阔斧搞改革,得罪这么多人,你的官就可能做得更大,职位更高一些,就可能为党和人民做更多的事,对吗?
吕:认为官当得大就可以贡献更多,这是自欺欺人,采取不做事的方法,把自己提到更高层次上再去当一个好官根本不可能。买官买不来一个清官,庸官当不成一个好官。
记者:仇和同志的改革是不是太快了?
吕:在江苏学习时,仇和同志走路的速度我跟得上。他能这么快,别人为什么跟不上?他是运动员吗?不是。是因为他心里装着活计,脑子里想着任务,脚下赶着速度,自然就快了!不是他走得快,是别人走得慢。我跟他比,我也慢,你只能怨自己慢,不能怨别人快。
记者:仇和同志的改革是不是激进了?
吕:他是严格按照党中央指示和省委的部署,结合昆明实际采取的办法,有的方法可能还需进一步总结。方法是个艺术,艺术无止境,可能有100种方法,他采取的是其中某一种。怎么能苛责仇和同志用最好的办法呢?在实践中,凡是能解决问题、利大于弊的办法,都是好办法,没什么激进不激进,只有想办事和不想办事的区别。
记者:仇和同志的改革,社会上有一种担忧:会不会半途而废。
吕:只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按现在的办法做下去,不会半途而废。当然,道路是曲折的。当改革带头人,应有走曲折道路的准备。谁也不能因为道路曲折而不走路。当官只计个人名利者为下,而计国计民生者为上。现在昆明的改革是为了国计民生,合党心,合民意,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记者:你是不是给仇和同志打气来了?
吕:用不着我打气,他的气足够了。他需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要防止有些人议论过偏。
关于仇和同志,我看过一些报道。新闻界更多关注他严的一面,几乎没有关注他慈的一面。我在宿迁就听说一件事:一名干部住医院,他去看过3次。目前,对仇和同志慈的一面反映得太少了。
据《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