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航空烈士遗物首次亮相
↑当时中国军队的飞行服
→美国“飞虎队”飞行服
南京东郊、王家湾附近,3000多名为国献身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及援华的前苏联、美国飞行员长眠在这里。昨天,记者在中山陵园管理局库房里看到了美国飞虎队的连体飞行服,国民党空军的“工作证”、请假条、毕业证书,洛书勋章……2002年至今,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文物征集小组从海内外人士手中征集到了100多件文物。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处长王前华告诉记者,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建成后,这些文物都将在纪念馆中展出。
美“飞虎队”飞行服时尚耐用
牛皮连体飞行服、皮帽、耳机、酷酷的飞行眼镜……这些常在好莱坞大片里看到的装束,60多年前,美国飞虎队员就已经用上了。
一张长桌上平铺着一件已经磨损的连体牛皮飞行服,衣服上几个透明的塑料袋里摆放着牛皮帽、飞行眼镜和地面联络用的耳机等。王前华告诉记者,这些都是由美国飞虎队队员的后人保存并捐献的。记者看到,牛皮连体飞行服几乎盖住了整个桌面,估计有1.6米长,加上头、脚和脖子,这个飞虎队成员的身高估计有1.8米了。虽然已经过了60多年,但衣服的皮质仍然很好,从磨损处看,激战的痕迹并不深,而且它和现代时装一样,在领口处缝有衣服的标签,至今仍能清楚地看到它的品牌“colvinex”。而且飞虎队皮衣上有多处的细节设计,袖口的拉链、脚踝处的可调节纽扣……这件连体飞行服时尚得很。
中国飞行员服装不太讲究
和飞虎队服装比起来,中国飞行员的服装就显得寒酸了许多。在牛皮连体飞行服的旁边,一件绿色呢子短大衣和它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件呢子短大衣没有品牌,领子处已经磨破,没有特别的装饰,只有胸前简单的几粒纽扣而已。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抗战时期,中国飞行员和美国飞虎队的生活条件差别很大,中国飞行员的服装大多都是军工厂统一加工,还有是老百姓制作的,没有美国飞虎队那么讲究。
至于个头,由于体型差异,美国飞行员个头可以高达1.8米,而中国飞行员的个头普遍在1.6~1.7米之间。记者从征集到的《空军机械士证书》中看到,证书详细地写着姓名,特长,视力,血型,身高等,其中一个叫黄攸同的证书上写着:男,民国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二日任三等机械师,视力1.5,体重56.7公斤,身高:1.66米……而另外一个证书的主人是胡琢芝,身高为1.67米。负责征集文物的工作人员说,《空军机械士证书》是当时的国民党航空委员会颁发给士兵的“工作证”,上面记载的信息非常完整,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工作经历,战功战绩,而且后面还有很多页留白,供以后的记载,一个士兵从参军开始,他所建立的功勋和服役过的部队就被完整地记录在这小本子上。记者看到,两本证书上都端端正正地贴着已经发黄的黑白一寸照,“飞鹰”的音容笑貌犹在。
英雄胞妹写信呼吁和平
南京航空联谊会的陈立诚老人小心翼翼地从保险箱里取出了一个装着“宝贝”的袋子,“这个可是别人的传家宝啊,拿来交给我们,责任重大啊!”老人用两根手指轻轻地打开袋子,里面是一副硕大的褐色皮手套,还有一个精致的手链。手链中间是一块椭圆的铁皮,上面刻有两个象征着空军张开的翅膀,背后刻着:难弟:毕业纪念 1936年2.5.6 天民赠(陈怀民原名陈天民)。“这是陈怀民的妹妹陈难在几年前交给我们的,她的哥哥在抗战的时候牺牲了,这是他哥哥生前送给她的礼物,也是他们家的传家宝。”陈立诚和我们说起了一个当年轰动全世界的故事。
陈怀民是江苏镇江人,1938年4月29日那一天,22岁的他在带伤参加武汉空战时,击落一架敌机,在陷入5架战机包围,座机受伤不能战斗的情况下,他开足马力,冲向其中一架敌机,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得知噩耗后,他的妹妹陈难写信给高桥宪一的妻子美惠子,谴责日本的罪行,呼吁和平和良知。之后,美惠子也发表悼念丈夫、控诉战争罪行的文章,香港一家报纸将她们的文章同时发表,成为传遍世界的特殊新闻,形成了强大的反战舆论。
勋章见证“飞鹰”荣耀
“给证证明 差假事兹有李文杰自瓯(当时的地名)往小陶(当时的地名)返建瓯核定自玖月玖日至拾壹日止为本证有效期间合给此证。 总站长:向周全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玖月玖日给”。这张请假条将时间定格在民国三十三年九月九日的某一天,一个士兵有事需要去外地办事,便写了这张请假条给上级批准。士兵去干什么?去找何人?我们不得而知,历史只留下了这张有些残破的小纸片,证明历史细节的存在。
在一个小塑料袋里,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枚勋章,它仿佛是一只正在扇动翅膀的鹰,勋章的背面用小篆字体写着“洛书勋章”。王前华介绍说,洛书勋章中心是洛书图,洛书勋章颁发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不分等级。是专门颁发给空军将士的,得勋章者有几种情况:飞行满1500小时或参与作战任务满五百次以上,有特殊英勇表现与成就者。或者是,陆、海军军人及文职官员或外籍人员,协助空军作战或建军工作,有良好成就与贡献者。
实习生 李蓓超
快报记者 胡玉梅 文
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