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少、治病多的中医药,最适合中国国情,在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具有西医无法取代的优势。可目前社会上竟然还存在对中医存废的争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刘沈林提出,“为了给百姓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通过立法明确中医在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扶持中医事业的发展,十分必要。”
“中医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与传入中国只有100多年的西医相比,中医具有“简、便、验、廉”的特色,最适合中国的老百姓,”刘沈林介绍说。在刘沈林看来,中医所谓的“简”,主要是指诊疗方法上的简便。中医进社区,只需要一张桌子,一个脉枕,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通过‘望、闻、问、切’给病人看病,开出药到病除的药方,不需要X光、CT机等复杂设备。“便”是指中医治疗比较方便,病人只要拿了药材,回家煎服就可以了。随着中药袋剂、冲剂以及中成药的推广,中药也可以随身携带,简便易行。
“西医治不了的疑难杂症,中医却能另辟蹊径,把病人医好。这种治疗效果,在群众眼里,就是中医灵验的地方。这跟中医具有的独特理论体系有关系,它对病症的论治,既具有整体观,又能够因人而异。至于‘廉’,主要指在治疗一些常见病、慢性病方面,中药比西药便宜,中医治疗的收费标准也比西医低不少。”刘沈林表示。
刘沈林认为,存废争论其实是对中医的一种诋毁。必须通过立法的形式,给中医一个明确的地位,才能更好地保护和支持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和京剧一样都是国粹,应该像保护京剧一样保护中医。”刘沈林提出。
快报特派记者 郑春平 陈英 张淑娟
刘沈林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