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悦然喝酒
2005年盛夏,马悦然来苏州。陪他在南林饭店喝酒,觉得他像少年一样快乐、充满热情。82岁的他,言谈举止间全无一点老人的样子。除了头发比较白。
作为一名外国人,马悦然对于中国,甚至是乡土中国的了解,怎么说都算是非常深入的。他是先学会了四川话,接着才学习标准汉语,最后成为著名的汉学家。他算得上是一个中国通。虽然说国外的汉学家,绝大多数对中国的了解其实是非常肤浅可笑的,但马悦然也许是个例外。
他的酒量不错,比较诚实,不会推三阻四,更不造假作弊。陪他一起来的台湾人陈小姐,似乎不太愿意他多喝,但劝不住。啤酒和白酒,他交替着喝,他喝着混酒,就像用英语和汉语夹杂着说话。
我看马悦然的快乐不光来自于酒。酒不醉人人自醉,82岁的他显然是在爱情里沉醉得更深。不管与谁合影,他都要把娇小的陈小姐拖进镜头里。我和马悦然两个人拍照片的时候,陈小姐也进来了。我把她推出去,我说:“我只和马先生两个人拍,你太矮了!”陈小姐跟我开玩笑说:“那你的诺贝尔文学奖就完了!”
和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一起喝酒,自然免不了要谈到诺奖。中国本土的作家因为至今拿不到这个奖,所以经常有人说它比外国的葡萄还要酸。我对这个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世界性大奖,却始终心存敬意。我对诺贝尔文学奖甚至有一种盲目崇拜的心理,并不是我缺乏民族自信,或者说我异想天开地要获得这个奖。而是因为,我觉得,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对世界文学产生的伟大作家,对全球文学创作最优秀的成果,表示出一种崇高的敬意,完全是题中应有之义。确实,任何奖都不可能是绝对公正的,但是在我有限的认知里,诺贝尔文学奖至少比其他文学奖,尤其是我们国内的文学奖,都要权威公正得多。
在酒桌上,马悦然说:“我希望人们不要把这个奖看得太重。”我就跟他开玩笑:“我还是看重这个奖,因为我想要100万美金的奖金。”他虽然是个外国人,但毕竟比较了解中国,竟然也很会“捣糨糊”,他说:“好,那明年我就给你提名!”我又跟他打趣说,我要真获了奖,我就把一半奖金送给你这个评委吧。我们的玩笑,完全是中国式的,如果没有反腐倡廉、评奖黑幕等背景,这个玩笑就一点也不好笑了。
荆歌: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鸟巢》《十夜谈》等。
荆歌劲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