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一评再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仇和风暴”刺激传统政治生态
· 谁组织的“无烟家庭联盟”
· 新闻发言人?部门辩护人?
· “每人发1000元”背后的民生话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2 月 2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每人发1000元”背后的民生话题
  ↓“全国每人发1000元提案旨在引发思考” 《潇湘晨报》 2月22日 作者 东方晦

  上海市政协委员刑普在今年上海两会上提出: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分享财政收入高增长。他表示,在高速增长的CPI面前,人民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月21日)

  [潇湘一评]

  该提案可谓想别人所不敢想,说别人所不敢说,石破天惊,可这不正体现了政协委员的价值所在吗?

  首先,刑普先生的论述非常充分。比如,此举让人民直接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快速刺激内需;可以避免单纯的价格管制扭曲市场机制;让人民直接享受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等。其次,美国、新加坡等都曾经有过类似做法。美国最近一次刚刚发生。2月7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1680亿刺激经济法案,单身纳税人将享受一次性退税600美元,夫妻加倍,儿童每人补助300美元等。再次,我国完全有这个经济实力。

  尽管我国财政收入总额是喜人的,可它的增长速度几乎是GDP和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长速度的3倍左右,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2倍多,很显然这不成比例。经济规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国民收入必须维系在一个合理的比例上,两者不能脱节,否则将戕害国民经济。可我国财政收入过高,增长速度过快,和国民收入以及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不成比例,表面上看国家实力增强了,其实不然,长期下去危害巨大。因为它将直接压制工商业发展,导致经济失去活力,造成国富民穷的格局。

  “千元红包提案”是用荒诞书写民生的沉重。尽管现阶段,这个“千元红包提案”不具有可行性,但我们却不应该一笑而过,或者拒绝思考其背后隐藏的问题。我们是时候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这才是“千元红包提案”的最大价值所在。

  [快报再评]

  问多少人,就会有多少人知道,刑普委员的主张不可能变成现实。何祚庥院士名言,“谁叫你生在中国”,这里用得着。

  报道此事的媒体、评论此事的学者,都认为“荒诞”“谐谑”,就可知其可行性几何。我想刑普委员本人,虽不会以为自己是在提一个荒诞和谐谑的想法,却未必有实现的信心,未必不是抱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念头。

  刑普委员可以这样畅想一番,已经足以证实社会主义民主,要知道,这种不分清公私口袋、见者有钱的提议,在过去是要被视为“挖社会主义墙角”的,而且现在,我们也很反对“慷国家之慨”的行为。

  东方晦先生说此事旨在引发思考,也就是说并非意在让大家能够领钱。思考什么呢?无非是财政收入增长太快,造成国富民穷,影响国民忠诚度和归属感,这是国家立场的考虑。我有一点小小的私人之见,我们老讲“国民经济”,但事实上可能所指的是“国家经济”,以为国家便是国民了,所以听说财政收入增长,便称国民经济发展,而未知那实际是国家力量强大,而国民并不见得相应宽裕。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