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时尚界奉行以瘦为美,无论是T形台上的模特,还是街头巷尾的时髦女孩,都在不约而同地努力节食瘦身,而在饮食方面,大鱼大肉也远离了人们的餐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绿色餐饮理念。来自广东的黄锦华敏锐地把握到了这一市场规律,独具慧眼的他在外人怀疑的眼光中,开始了给鱼减肥的买卖……
穷小子卖鱼出了名
1967年,黄锦华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下南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家里还有两个兄弟,父母都是靠耕种田地为生。1982年,黄锦华16岁时,就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当时他在港口镇的一家大排档当服务员,每月的工资只有20元,但他一直舍不得花,把这些钱都攒下来贴补家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经常来大排档吃饭的一个鱼贩老板,老板常向他说起自己的贩鱼经历。
一次,那个熟识的鱼老板在吃饭的时候,无意中说出自己想要找一个好帮手的想法,黄锦华听后当即毛遂自荐。就这样,黄锦华辞掉了服务员工作,开始和那位老板贩鱼。
转眼到了1985年,个人从事生意的政策不断放宽,不甘寂寞的黄锦华再次心活了,自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市场规律,是时候只身闯荡鱼市场了。由于头脑灵光、肯吃苦,独自闯荡鱼市场的黄锦华很快站稳了脚跟。
随着买卖越做越顺手,黄锦华发现,光贩不养,淡季还好说,一旦到了旺季货源紧张的时候,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自己干着急。而且在养殖与贩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价。黄锦华就想,与其让别人将利润赚取,不如自己直接从源头入手。于是,在对市场行情进行周密考察后,黄锦华开始在村里承包鱼塘。1995年,黄锦华有了自己的鱼塘。经过几年的潜心发展,到了2001年,他已经在村里承包了200亩鱼塘,另外又在东升、民众等镇承包了一二百亩鱼塘。
2001年,在香港“大妹鱼栏”老板的帮助下,黄锦华第一次把自己养的四大家鱼成功销售到了香港市场。
给鱼减肥白忙一场
在销售过程中,细心的黄锦华经常站在鱼摊面前,从顾客的喜好中研究市场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随时调整经营思路。那天,他像往常一样站在鱼摊前,碰到几位结伴而来的主妇光顾鱼摊。老板自然大力推荐那些品相好的肥鱼,一边推荐一边解释:“今天想早点收工,你们要是多买,我可以给你们便宜点。”听了老板的话,那几个主妇乐坏了,专门挑拣小的,一边挑选一边交流经验:“别挑肚子大的,那样的不好吃。”“是呀,要说好吃,还是瘦的,煲汤味道可好了。”
此后一连几天,黄锦华都仔细观察香港顾客,尤其是那些主妇阿婆买鱼时的喜好。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口味也变‘刁’了,“大鱼大肉”不再受宠,转而开始追求口味鲜美、滑嫩。在这种形势下,脂肪高、赘肉多的肥鱼越来越不受欢迎,偏偏用饲料养殖的家鱼大多是肥鱼,这样一来,就构成了一个矛盾。
看到这个情形,黄锦华眼前一亮,近年来瘦身成风,看看在报纸、电视等各大媒体上的减肥广告篇幅之大、气势之广、频率之密,就可见瘦身已经成为广大女同胞们新世纪的共同话题了。人瘦身了就是否代表美、代表健康,那就见仁见智了,但是喜欢吃精肉、远离高脂肪却是一个潮流。如果自己把美容、健身领域的这一趋势成功运用到养殖业上,养殖销售符合人们需求的“减肥鱼”,减少脂肪和赘肉,不就能开辟一个全新的市场么。
有了主意,黄锦华从本镇及小榄、民众等附近村镇的渔农手里收购一批“肥胖”的草鱼、鳙鱼、鲢鱼等家鱼,然后放在自己的鱼塘里实行“瘦身计划”。连续40天,什么也不喂,这些鱼收购来的时候体重都在3公斤左右,经过一个多月的减肥,鱼的体重平均减少了15%左右,凭着直觉,黄锦华估计应该差不多了。可是凡事不能只凭感觉呀,为了具有说服力,黄锦华进行了一下对比试验,他将两条减肥后的草鱼与正常饲养的草鱼放在一起,宰杀后观察。正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虽然只从肉眼看着外观差别并不大,但是剖开了放在一起,两条鱼的区别立即就看出来了。没有减肥的草鱼又肥,又黄,身体背脊呈现暗黑色,减肥后的草鱼肉质发亮,没有那么多脂肪,看着肉很鲜嫩。
等到烹饪完毕后,差异就更加明显了,由于减肥鱼脂肪少了,肉质结实,味道更鲜美,不仅没有杂味,而且没有土腥味。
两相比较高下立白,大受鼓舞的黄锦华决定趁热打铁,将减肥鱼推向香港市场,结果一炮打响,减肥的鱼儿在香港市场大受欢迎。可是等到一算账,黄锦华却乐不起来了,因为虽然单价上涨了,但是由于体重减轻,而且由于在减肥过程中,鱼儿的死亡率较高,结果算下来总体收支刚刚平衡,40天等于白忙活了。
鱼瘦了钱袋子肥了
做生意讲究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自己总不能为了口味好就做赔钱买卖吧。为了弄个究竟,黄锦华开始从各个环节查找原因,结果发现,自己收购来的鱼儿虽然体重符合标准,但是由于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存在着很多体弱多病的鱼儿,这些病鱼抵抗力弱,单纯的节食自然影响其体质,极易出现死亡。
找到原因以后,黄锦华对症下药,不再单纯地依靠节食来给鱼儿减肥,而是采取“绝食与撒盐”相结合的方法。虽然不给鱼儿投喂任何饲料,但是隔段时间他就会在鱼塘里撒些盐,撒盐一来可以给那些有病的鱼儿消毒,二来可以刺激鱼儿增加活动频率,持续一段时间后,鱼儿经常游动,就会减少脂肪积累,增加肌肉韧性。
与此同时,黄锦华严格控制鱼塘水质,池塘水体中除了施放活性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及培养生物饵料外,水体不能有杂质,水质不能受到污染;要治疗鱼体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伤,淘汰弱小个体;要根据天气变化随时调整塘水的含氧量;要密切关注鱼的健康状况,防病治病;更要注意鱼的体重变化,否则,“时间太长,饿过了头,鱼也会周身乏力,衰竭而死的。”
在黄锦华的精心侍候下,40天后,那些肚腩膨胀、体态难看的鱼儿成功地减掉了身上多余的肥膘赘肉,平均“瘦身”15%左右,不但“苗条健康”,卖相好,而且内在品质好,无药物残留,口味也格外鲜美,在香港市场十分抢手。由于鱼儿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黄锦华的利润自然得到了保证。
技术难度突破了,但是推广减肥鱼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05年6月24日,一场洪峰没有任何征兆突然袭来,而黄锦华刚刚在前几天才买进了数万斤的“四大家鱼”,准备经“减肥”后出口香港,没想到连续几天的暴雨下个不停,水一直漫过了鱼塘的堤围,夫妇俩眼睁睁看着鱼儿溜走,几天时间就损失了80多万元,鱼儿减肥不成,黄锦华却足足瘦了5公斤。
虽然经历了如此大的打击,但是黄锦华并没有一蹶不振。半个月后,他的“减肥鱼”就恢复正常供应,仅运往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家鱼每天就达0.5万公斤。
瘦身鱼如今,获得了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以及绿色食品认证,他的水产品生产基地平均每日的出货量达到1万公斤,年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
(谢绝转载、上网)苏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