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封面专栏/封面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体育精神不能和爱国画等号
· 不如把春晚变成赈灾义演
· 送他们回家,更要让他们安全到家
· 电煤再紧张,也不能放任非法采煤
· 别把民生投入当成作秀的筐
· 雪后春运要小心这“四道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 月 3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别把民生投入当成作秀的筐
  ■新华时评

  日前在上海两会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一位负责人针对时下有些地方把诸如基础设施建设之类都纳入“民生投入”的现象提出批评。这位负责人认为,民生投入首先应该解决的是老百姓基本生活生产需求,决不能把政府那些重大建设项目、甚至技术改造等笼而统之地冠以“民生”的名目。

  关注民生已成为当下热门的话题。不少地方政府出实招办实事,确实为老百姓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赢得了称赞。但也有这样一些地方、这样一些干部,他们虽常把民生问题挂在嘴上,写在报告里,而一旦要动真格地投入,却往往言不由衷,把本无须列入民生范畴的港口建设、高速公路等等一股脑儿地打进“民生”这个“筐”里,结果成了对民众口惠而实不至的作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按照《辞海》的解释,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就是我们党在现阶段对民生改善作出的科学定位。

  对照这一要求,各级政府在什么是民生、应该怎样投入等问题上就不该再出现这样那样的曲解,更不该有任何“秀”的心态与动机作祟其中。往深层次分析,出现拿民生投入作秀的根本原因,还是一些地方不正确的政绩观在作怪,于是才“发明”了如此五花八门的“民生投入”来。

  事实上,关注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这样的原则问题上必须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决不容许搞任何的花架子甚至阳奉阴违、我行我素。

  各地实践证明,民生问题解决得好,老百姓就心齐气顺劲足,党组织的凝聚力就强,党的威信就高。最近上海两会上,市委领导同志参加讨论时,多次拍板解决诸如人才落户难、公交司机待遇低等老百姓的闹心事。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开诚布公地对居住在危棚简屋中的群众表示“很难受”,并提出要下决心加以解决,赢得了会内会外的热烈反响,受到广泛赞誉。各级干部如果心中永远装着人民,民生问题再难也能解决。

  新华社记者 慎海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