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4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爱情本命年
· 死亡联盟
·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 历史的拐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 月 29 日 星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历史的拐点
  中国历史上有个谜团:为何十几次大的改朝换代获得成功,而十几次大的改革大都失败了?以至于有人说:国人可以向暴力屈从,却拙于制度创新。真的是这样吗?本书选取的故事,悬念迭起,内涵深远,影响至今。这些故事,扇面般展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改革,在当前“历史热”中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

  宦官的清算

  七月二十八日,顺宗在宦官及藩镇持续压迫下,被迫同意太子监国。二十九日,把军国政事全部交给太子处理。八月四日,顺宗下诏禅让,宣布将这一年改年号为永贞,自称太上皇,决定九日太子正式登基。

  离李纯正式即位还差三天,宦官就急得不行了,开始清算。

  八月六日,诏书下,贬王叔文为渝州(重庆)司户(辅佐官员)。王伾贬为开州(四川开县)司马(辅佐官员)。这一天,顺宗还是名义上的皇帝。顺宗怎么能下诏书痛贬王叔文和王伾呢?这说明顺宗已完全被宦官掌控。

  王伾本来就中风了,在万念俱灰中,挣扎着到贬所,没几天就病死了。

  八月九日,27岁的李纯即位,是为唐宪宗。

  九月份颁布了一个诏书,除韦执谊暂时未动之外,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被贬到外地任刺史,但朝官们都说贬得太轻,于是加重处分,到十一月,刘、柳等人再加上韦执谊共八人都贬为司马,再降一级。

  元和元年(806)正月十九日,顺宗李诵去世,终年46岁。他实际只当了6个多月皇帝。这一年,宪宗下诏命令54岁的王叔文自杀。永贞革新彻底失败。

  顺宗的死因,众说纷纭。当时一位作家李谅写了一篇传奇《辛公平上仙》,影射皇帝被宦官杀害,还描写了细节。顺宗死时,李谅就在京师,他的文章给这一历史事件留下了一种较为可信的解读。刘禹锡的《子刘子自传》和柳宗元的《寄许京兆孟容书》等文章,也暗示顺宗生命终结于宦官之手。永贞革新有哪些教训呢?

  一、时运不济。顺宗由于身体羸弱,实际当皇帝才半年多。就在这几个月里,也是重病在身,口不能言。总发动机停转,改革产品当然下线。

  二、权力基础脆弱。唐朝中后期,国家权力长期掌握在宦官和藩镇手中,盘根错节。改革者只是一小群地位较低的新人,有笔无剑。两相对比,一个是大树,一个是浮萍。二王刘柳一度头脑发热,互相吹捧,不可一世。这种狂热不但引发了普遍的妒忌和敌意,而且也无法冷静驾驭复杂政局,处理多方面牵扯关联。何况二王依靠的是一位只有几个月政治生命的皇帝。二王不是善于玩弄阴谋的宦官和充满杀气的藩镇的对手。改革者的权力如同图画山岳,一戳就破,基础太脆弱了。

  三、“休克疗法”操作太急。德宗积弊已深,企图采用“休克疗法”或“震荡疗法”,短短几个月就焕然一新,很难奏效。只有循序渐进,方为上策。但二王刘柳以百米跑速度接连推出力度很大的改革措施,欲速而不达。

  四、涉嫌腐败。改革集团未能逃脱人性弱点。二王得势时,门庭若市,连两人住宅附近的饼店都住满了要求谒见的人,饼店也趁机抬高价格。王伾专门做了一个收藏礼金的大木柜,夫妇二人在大柜子上睡觉,享受金钱快感。革新集团在运动中提拔朋友和熟人,也实有其事,不免授人以柄。

  五、内讧。改革深入之后,王叔文与韦执谊产生不同意见。围绕如何处理窦群、刘辟、羊士谔等人,争论激烈,最后导致内部分裂,削弱了改革力量。

  六、不善于妥协。对立双方都陷入了你死我活、鱼死网破的斗争哲学之中,不能自拔。韦执谊在最后关头也拒绝了与新皇帝宪宗妥协的余地,实为遗憾。据史学家漆侠考证,二王八司马实际执政只有146天。这146天,电光石火,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启示和教训,成为绵延千年的一个沉痛话题。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