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纵论
“女孩在升入高中或市管中专、职校时,笔试总成绩加2分;选拔干部时,女干部笔试总成绩按笔试满分的2%加分。”河南信阳市近日下发《信阳市关爱女性实施意见》,有5名女干部因受到加分“照顾”,走上了副处级干部岗位,此举遭不少网友质疑,不少人质问“给女性加分”是对男性不公平。
(1月28日《河南商报》)
从报道可知,《意见》除给女孩上高中、女性提干加分外,还涉及农村女性分娩医疗费、养老保险及女职工荣誉评选、职称申报等方方面面的政策优惠。可以说,信阳市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力图让“关爱女性”制度化,并通过量化赋予它可操作性——放眼全国,说信阳这一模式具有开创性并不为过。
至于“信阳模式”是否会如不少人质疑的“破坏公平”,我觉得,这要看从何种角度考量。如果从狭窄的利益角度看,“信阳模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抢走了男性的“奶酪”,有失本本主义者所说的“公平”;但从更宽广的社会角度看,让女性在教育、就业等方面获得更多机遇,无疑有利于女性自身素质的提升,由此关系到下一代的素质——这也是“关爱女性”的出发点与归宿。
如果说前一种的公平是“小公平”,后一种则是“大公平”。在我们这个有着浓郁男权意识与传统的国度,“男女平等”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为了“大公平”的实现,暂时牺牲“小公平”,不仅值得,也有必要。进一步说,为遏制女性歧视这一社会病的蔓延,有时非得矫枉过正不可,通过政府行为保证女性享有更多权益——以“暂时的不平等”换取“最终的平等”,社会往往就是这样走向进步的。(修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