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纵论
1月23日下午,曾写出《国家干部》《抉择》等反腐小说而被誉为“反腐作家”的张平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消息传出,网民欢欣雀跃,千言万语被某报纸汇总为一句话:作家张平当选副省长被寄望推进反腐。
(1月25日《广州日报》)
推进反腐?我们是否兴奋过头了?错了位?一个擅长写反腐小说的作家,能把小说里那套功夫搬到现实中来,继而承载起推进反腐的厚望吗?我很不乐观。
能写好反腐败的小说,不等于能抓好反腐工作,这就跟金庸能惟妙惟肖地写出葵花宝典、降龙十八掌等一堆武功,自己却一招不会耍一样。小说再怎么来源于生活,再怎么“现实主义”,毕竟不同于生活,《抉择》里矛盾不可调和时可以来个“大官”,拨开云雾见正义;《国家干部》里夏市长可以特立独行得对体制毫不顾忌,这叫什么?叫“理想主义”,我们需要有些理想主义,但若将这样的逻辑简单放到生活当中,不碰个鼻青脸肿才怪。
期待一个职业作家“一朝权在手,便把反腐行”,实在是很不靠谱。或许有网民会说,我们就爱“捧他反腐”,干卿何事?问题是,这样的期待存在着道德风险:不该寄予的厚望你非要“寄”,就难保厚望凝结成厚冰,掉下来砸到脚面上。比如,都想靠这个人上来推动反腐,等过段时间一看,只管“文化”,不见“反腐”动静,就难免有所失望。这样的失望多了,好像说连这样一个“应该”有正义感的人都靠不住,我们可靠啥反腐呀?问题是,这压根就不该是这个作家省长应该被我们期待的职责。相比而言,有些实实在在的“反腐利刃”似乎更应该被我们所寄托:比如,从上海、天津等地开始推行的纪委书记“空降”措施;比如,各地司法系统官员的“对调”;比如,中央纪委监察部和18个省级纪检监察机关开通举报网站……这些才是真正应该“寄予厚望”的。
作家张平当选为副省长这件事的确有看点,但看点绝不是“反腐”,而是高级干部的选拔大门开得更宽了,不只是单单从“职业官员”当中选了。一个没有太多从政背景的职业作家,也可以大步子跨到显赫的领导岗位上,这道门能不能开得更大一些,我们的官员体系能否更“可进可出”地开放一些——有不同层次的人员能够进入权力核心本身就是一个进步,也是最大的看点。
(毕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