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封面专栏/封面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全球毁灭性金融危机尚未到来
· 回头看看那些“确保不欠薪”承诺
· 看“天价讨薪”如何困死权利
· “封闭听证”让我们失落了什么?
· 别让“保障中等收入家庭住房”成画饼
· 为什么拿工钱总要如此血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 月 23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全球毁灭性金融危机尚未到来
  毁灭性的金融危机是否已经到来?对这一点,不仅在其他国家,在美国本土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议。华尔街在颤抖,仿佛空气在燃烧。但卢卡斯等经济学家仍然看好美国经济,认为是“结构性”危机,只是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经济遭到重创,绝非全盘危机。

  资本市场是次贷引发的信用危机的释放口。全球股市雪崩:昨天印度开盘跌停暂停交易;日经指数收盘重挫5.65%至28个月收盘低点,周一和周二日经指数的合计跌幅已经超过千点;澳洲股市周二暴跌约7%,创下股指连续第12个交易日下滑的最长下跌天数。恒指暴跌2061点失守二万二,创历史最大跌幅。至于A股呢?无需多说。

  这并不是一个席卷全球的毁灭性金融危机,而是长牛市场的一次突然的风险释放。

  市场过去20几年上涨时间太多,积蓄了太多的风险。在过去25年里,美国经济仅遭遇两次不太严重的衰退,始于1990年终于1991年初历时8个月的衰退,美国GDP下降1.3%,原因也是房地产市场下滑与信贷问题,由于金融衍生产品并未像今天风靡一时,因此扩张性货币政策很快收效。同样历时8个月的2001年衰退,主要受益于低息政策,GDP仅微幅下降0.4%,消费者支出仅是放缓,并未萎缩。

  衰退被人为扼制,科网泡沫崩溃本应伴随着金融泡沫的破裂,但一泄千里的低息政策使金融资本市场的泡沫得以继续累积。本该下挫的市场没有下挫,迟早会迎来报复性下跌,次贷危机就是一个最佳释放口,其信用风险直指金融资本市场,不再借助某些行业进行风险释放。

  此次次贷危机是为格林斯潘时代美联储没有节制的低息政策埋单,市场在警告傲慢的货币政策,认为经济周期可以通过人为调控化解的想法,是危险的。目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遭遇的压力前所未有,美国走上了低息政策的不归路,美元持续疲软,这其实意味着全球的经济热点正在进行切换。与二次大战后,美元对英镑的替换不同,目前尚无一种强势货币包括欧元可以取代美元的地位,这也表示,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今后会加剧,直到新的货币格局彻底明朗为止。

  不仅美国如此,从小周期来看,全球新兴资本市场在经历五六年的上涨期后,也需要经历泡沫清洗期。从2002年底、2003年初开始,印度的指数涨幅超过了500%;南美最大的市场巴西上涨幅度超过了270%。俄罗斯从2001年开始,在过去的6年里涨幅达到了700%。南部非洲第二大市场尼日利亚的涨幅超过了400%。成熟市场相对较低,英国相对指数的上涨少一点,是24%,德国是56%。如此涨幅是不可能撑过一个长周期,只有撇去了部分泡沫之后,才能为下一轮泡沫调控留出空间。

  同样不能忽视的是经济政治周期。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对于经济主导权的争夺将更趋激烈。在降息政策之后,借助次贷影响,布什政府再接再厉又推出了一千多亿美元的减税政策,这在经济稳定期是不可想像的。这一政策的出台同时说明,在重要的政治经济周期,各方力量都有夸大风险的冲动,一是让全球资金为次贷接盘,二是便于推出自己的政策。

  次贷危机究竟对中国有何影响?美国经济衰退阴影会冲击中国的出口经济,但即便没有次贷,中国也处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期,会通过税收等政策抑制高耗能低价主导的出口产业,而撇开这些,中国国内消费增长仍然可观、通胀将受到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中国的实体经济前景仍被看好。

  资本市场的痉挛对于投资者心理有巨大的冲击,也是金融时代的不可承受之重,但认为金融资本市场因此进入毁灭期,则是上了美国人诱空的大当,今后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

  【财经纵横之叶檀专栏】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