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发生在中国政法大学的“杨帆门事件”至今余波未平,最新的消息是,支持学生逃课的萧瀚辞去了政法大学的教职,并声称“逃课是自由的象征”。萧瀚的辞职也令“杨帆门事件”成为一场“什么才是大学精神和师道尊严”的大讨论,舆论也迅速分为支持杨帆和逃课学生的两个阵营。为此,本版组织了两篇观点截然不同的文章,希望为大家进一步解读“杨帆门事件”。
时间已经推移到信息爆炸并且需要学生自主择业的21世纪,一个大学教授最低限度的专业责任,是用真才实学和人格魅力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用“缺席者不能及格”的行政纪律加精神控制来逼学生听课,甚至于使用“坚持中国古代的师道尊严这个底线不能破”之类似是而非的强词夺理替自己进行辩护。
随便翻一翻孔老夫子讲究师道尊严的《论语》,里面虽然不乏等级森严的不文明或反文明的忠君专制意识,同时也替自己连同学生保留了自主选择的权利空间。譬如说“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宁武子觉得自己的邦国是讲规则讲道义的和谐社会的时候,才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假如自己的邦国不讲规则不讲道义,他就会装傻。他的才智勉强能学,他装傻的本领是很难学到的。
“师道尊严”的底线,首先应该划在“师道”一方。一名教授想要维持自己尊严,必须具备让学生信服的真才实学、美好人性和道义力量,而不是以自己相对强势的职位来强迫学生接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类单方面的霸王专制。
像这样的做人道理,杨帆肯定没有想明白过,更谈不上给自己的学生讲明白。要不然,他的学生就不会拒绝听课,他也不至于强迫学生听自己的课。像胡适、钱玄同、钱穆那样的人,当年在北大讲课是从来不点名的,也从来不愁没有人来听课。
大学教授不可以强迫学生听自己的课,留不住学生的杨帆教授应该自动下岗,政法大学更应该把杨帆这样的教授淘汰出局,进而吸收品学兼优的更年轻也更有才华的青年才俊传道授业解惑。当然,为了保证教育事业相对独立地健康发展,笔者一直主张大学内部可以通过教授治校的制度设计来强化管理,并且像蔡元培、胡适、蒋梦麟、傅斯年那样,对于在校学生非学术的活动加以严格限制和正当引导。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学者视线之张耀杰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