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我们党反对野心家高岗、饶漱石阴谋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重大斗争惊心动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这场斗争作出了准确的评价。本书以此为指导,依据丰富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地再现了高饶联盟从形成到覆灭的整个过程。
不愿意离开东北的原因
用罢早餐,高岗迈着缓缓的脚步走进了办公室。这时,秘书轻轻推门进来,手中拿着一份电报。“毛主席来电,刚刚收到的。”秘书说。
“什么内容?”高岗问。
“催你进京。”秘书答。
“啊?”高岗一惊,忙伸手接过了电报。只见电文是这样的:
高岗同志:请你早日来中央着手建立由你担负的工作,何时可来,盼告。习仲勋同志明日可到北京担负中宣及文委工作。周总理陈云同志明日可回京,并告。毛泽东 一九五二年九月二十三日
毛泽东来电中提及的习仲勋,当时任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区政委。由西北调京,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毛泽东来电中提及的陈云,原是高岗的副手,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军区副政委。建国后任弼时因病逝世,他就调京任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务院副总理了。高岗盯着电报连看数遍,陷入了沉思。秘书见状,不敢打扰,悄悄退了出去。
“中央为什么要调我进京呢……莫不是调虎离山吧?进京,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呢?……和我在东北相比,进京任职有没有意思呢?……”高岗苦苦思索开来。
在此之前,他也曾有所耳闻,中央有意调各中央局的负责人到北京工作。为这件事,刘少奇还找他个别交谈过,征询过他的意见,但他始终没有放在心上。高岗是谁,高岗是那个受到斯大林器重,被斯大林拍过肩膀的人,是那个和苏联方面关系密切的人。东北离不开我高岗,万万离不开。东北,舍我其谁?
关于中央调几位中央局书记进京任职的背景,需要交代几句。建国之初,战争状态尚未完全彻底结束,中央的领导班子还是相当精干的。考虑到从1953年起,全国即将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需要加强集中统一的领导,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机关必须加强,这就要调入到中央工作。1952年7月,刘少奇交代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和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安子文主持起草具体意见。这份名为《关于加强党中央办事机构的意见》送给刘少奇看后,刘少奇做了一点修改,即将此件呈转给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彭德怀审阅。8月4日,毛泽东做了批示:此件我认为可行。请你们审阅,如大体同意,即照少奇同志建议开始进行准备,从各地抽调一些人来,建立一些机构。就这样,随即陆续任命了习仲勋、邓子恢、高岗、饶漱石等人的职务。其中中南局第三书记邓子恢为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东北局第一书记高岗为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华东局第一书记饶漱石为中央组织部部长。在他们之前来的是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刘少奇早在7月下旬就请邓小平先行到京工作两三个月。邓小平接电就于当月带着全家来了北京。
和邓小平完全不同的是,高岗并不情愿离开东北。他总是千方百计寻找借口,迟迟不愿动身赴京。
高岗是1945年9月19日被中央派往东北的。高岗在东北的地位,开始并不太高,先是1945年11月任北满军区司令员,但到1946年6月,就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一跃而位居第三,仅在林彪、罗荣桓之下了。不出4年,竟成了东北的最高权威,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这就是为什么高岗实在不愿意离开东北的原因。他内心深处有个“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想法,他一直想在苏联和斯大林的支持帮助下,把东北搞成一个像模像样的自己的独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