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封面江苏/封面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江苏捣毁千万元特大假烟团伙
· 元旦期间南京天气晴冷
· 个税起征点宜采取灵活机制
· “购房入户”
问题在哪里
· 朗讯事件中国受贿方安然无事?
· 想见伏晨,今天就来地铁寻人吧
· 2007年,南京百年最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2 月 2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朗讯事件中国受贿方安然无事?
  ■热点纵论

  电信设备巨头阿尔卡特朗讯近日就涉嫌在中国行贿一事同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达成调解协议,该公司将支付250万美元罚金。据12月25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美国司法部的声明指出,从2000年开始到2003年,朗讯花费了数百万美元用于涉及中国官员的314次旅行,其中包括纯粹的观光娱乐旅行。仅在2002年和2003年,就有24起朗讯赞助的针对中国官员的旅行。每次旅行的时间通常为14天,花费在2.5万美元到5.5万美元之间。

  外企在华行贿的新闻已不鲜见。然而无论如何,我们不得不尴尬面对这样的局面:一些在中国频频行贿的跨国公司通常难以受到中国法律的制裁。我们看到,不论是此次朗讯事件,还是此前曾经令人震惊的IBM行贿张恩照案件、德普行贿中国国有医院医生案件、花旗事件等等,都一无例外地是被美国司法部门查处而为人所知的。事实上,此次朗讯因“中国问题”受罚,这已是梅开二度。早在2005年4月,朗讯就曾因涉嫌行贿,可能违反了美国《反海外腐败法》,迫于美方司法压力,解雇了中国区的4名主管人员。

  而另一方面则是,在这种跨国行贿中,中国的那些受贿方鲜见有受到公开曝光或查处者。而2005年原中国建行董事长张恩照被查处,受贿IBM并不是最关键的原因。而以此次朗讯事件为例子,美国司法部门的声明指出,“参加这些旅行(受贿)的人物有政府官员,其中还包括国有电信公司的高管,以及省级电信子公司的负责人。”但声明并没有指出涉嫌机构和官员的具体名称。而以我们目力所及,在近年的反腐案件上,根本找不到一些与朗讯事件对应的人和事。美国司法部门已经掌握的,想来我国相应机构也不难知之。那么,难道这些受贿者仍然安然无事吗?这无疑是让人疑惑的,当然也更是期待一个“说法”的。

  2003年10月第58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国际社会在反腐败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最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件。中国已于当年12月签署这一公约,并得到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但没有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在海外反腐及治理商业贿赂方面仍缺乏作为,无疑将是国际反腐败领域的缺憾,也将影响我国建立起更加公平市场经济秩序的步伐。杨耕身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