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的确,很长一段时间,这段历史被世界遗忘。
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来自全球各地、各种肤色、说着各种语言的人们涌向南京,想要知道70年前这片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昨天,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里,有12种语言,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历史的真相,呼吁着和平。
12种语言,最艰难的翻译工作
“这是我们接到过最艰难的翻译工作。”承担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展陈翻译及配音工作的学府翻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成兵告诉记者。
9月25日,王成兵突然接到纪念馆的电话通知他参加紧急会议。时间非常紧迫。11月底就要完成。公司迅速组织专家团队,文物说明词、音像资料讲解词、导览标识牌、导览词、场馆简介……要翻译成10种不同的文字:英语、日语、韩语、俄语、德语、法语、阿拉伯语等7种外语,还有维吾尔语、蒙古语、藏语。此外,还要完成这10种语言以及汉语、粤语的音像资料配音……在这里,可以听到12种不同语言的导览词介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参观时,都不用为语言障碍而担心。
工作量最大的是英语和日语。接近四十万字!“接手这个任务之后,我从来没有在凌晨两点之前入睡过。说起来是两个月,但还要留时间校对、审核。实际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老师、江苏省翻译协会副秘书长许文胜告诉记者,他的导师张伯然与他担任了英文的主要翻译工作,除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之外,所有的精力全都扑在这上面,每人每天要译近万字。
译文每个词都要反复推敲
与普通的翻译工作不同,牵涉到南京大屠杀这段沉重的历史,译文的措词要格外慎重、准确。
“有时候一个词要考虑好几天。”许文胜说,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新展厅的第一部分叫“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浩劫”这个词,在英文中可以有好几种表述,比如catastrophe,great calamity。究竟该用哪一个,大家专门开了个会讨论,最后决定将“人类的浩劫”译为“A Human Holocaust”,Holocaust指大规模的屠杀,德国对犹太人种族灭绝性的屠杀使用的就是这个词,有史学专家认为,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同样源于日本对华的种族灭绝政策。
翻译中,最困人的是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在翻译东京审判的内容时,国际法庭12位大法官有英国人、美国人,还有前苏联人、澳大利亚人,但资料只提供了他们的中文名。为此,许文胜查阅了大量资料,最后在当年的国外英文报道中,找到了他们的英文名。
而有些词,从字面上看,似乎中文与英文并不相符。比如当时经常出现的一幢建筑“和记洋行”,翻译为“the International Export Company”,中文意思即“国际进出口贸易公司”,但许文胜翻阅WiKi百科全书时发现,民国时,南京及上海等地的“和记洋行”的英文名,确实就是如此。“我们尽量采用国外WiKi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以及国外相关历史研究杂志的表述。让国外读者不会产生误解。”
听配音,日本校对潸然泪下
翻译这些资料很痛苦。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庞大的工作量,更来自精神上的。
“我觉得自己需要找个心理医生了。”普通的参观者,只是一看而过,已经受到极大的震撼。翻译者要将这四十万字,再用心去组织成另一种语言。“我每天一睁开眼就在想,怎样将这些内容更好地用英文来表述,介绍给外国人。那些文字里描述的场景,我必须用心去想象、去感受。”
“铁钉钉进人的身体,钉穿骨头;日军大轰炸的时候,难民被炸断了一条腿,骨头断了,只有一小块皮还连在上面;日本军官的杀人竞赛……”这些可怕的镜头,成天在许文胜的脑子飘来飘去。直到现在,半夜他还经常被噩梦惊醒。
不仅翻译者们如此,负责配音的国际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们,配音过程中,也常常读着读着就声音哽咽起来,无法继续下去。两个半小时长的配音,中断了几十次。
为了确保翻译的准确,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还特意组织了外国留学生当校对,请他们听听母语版本的导览词。在此之前,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大部分留学生并不了解,听了之后都十分震惊,纷纷表示要去纪念馆看一看。其中一名日本女孩子,听了一会,就要求暂停,“我心里很难受,能不能休息一下。”最后,她流着泪听完了全部内容。
快报记者 孙兰兰
铭记昨日的惨痛是为了明天的和平 快报记者 赵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