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3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我是谁
· 王牌女谍
· 天机
· 女性身体全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2 月 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我是谁
  凤凰卫视资深主持人胡一虎,出版自传吐露40年心路历程。40年前,一个婴儿在计程车上呱呱坠地,当天此条新闻见诸报端,从此便注定了他与媒介之间的微妙缘分。7年前,33岁的胡一虎放弃了自己在台湾电视圈辛苦打拼10年所得到的一切,以一个新人的身份,加盟香港凤凰卫视。高雄、台北、香港、北京、纽约,在不断的人生转场中,胡一虎开始追问:我是谁?

  站在全世界的新闻之巅

  1994年,南非实行其历史上第一次多种族选举,宣告种族隔离制度的终结,亦预示着该国有史以来第一位黑人总统极有可能马上诞生,当时民意呼声最高的是深受民众爱戴和拥护的黑人领袖曼德拉。曼德拉参选总统是当年国际政治新闻的一个巨大热点,因此“华视”准备派出特别报道小组,亲赴南非现场采访。当我得知这个消息,心中暗暗惊喜也期待:机会真的来了。但是当时面临的现实状况是:在南非境内很多反对分子纷纷竭力制造选举公布前的紧张、不安定气氛,其首都约翰内斯堡经常发生爆炸案,而且爆炸案发生的地点主要集中于机场和闹市中心。在我们前去报道之前,已经有7名外国记者惨死在南非的报道前线。在决定派谁去南非采访的那几个日子里,“华视”新闻采访部内部也充斥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我至今仍然记得忽然有一天采访组长走向我,满眼期待地跟我说:“一虎,你是最优秀的,我们决定派你去南非。”听到这句话,我的第一反应是既感动又兴奋,感动是因为自己被团队认可为“最优秀”,兴奋是因为我终于等到了去南非采访的机会。我一把抓住组长的手说:“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这是我进入“华视”的第四个年头,面临难能可贵的事业突破机遇,我全然不顾自己极有可能被充为“炮灰”而最终牺牲的生命危险。

  我把自己去南非采访报道的消息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了高雄家中的父母。母亲听到之后一下子就在电话里哭了起来:“儿子,你不要笨了,不要去南非采访,这个一定是别人不去才叫你这个新人去送死。”面对母亲的哭声,我在一度之间也产生了动摇,后来我也得知其实我并非采访组长所说是“最优秀”的第一人选,在我们整个采访记者的团队里,我是第八个接受领导问话的。在我之前的7个记者有的人因为家庭的顾虑,有的人因为太太有孕在身,都没有接受去南非前线采访的任务,而我因为是单身汉的缘故,才被领导选中奔赴南非。最终替我拍板决定前往南非的是父亲的一句话:“儿子,危险在哪里,机会就在哪里,去南非吧,那是你的机会。”

  听了父亲中肯到位的“危机理论”,我决定主动“接球”。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就对“华视”领导作出反馈:“我去南非。”现在回想接下来的场面都是戏剧化的,为了备战南非,公司采取了对我特别关爱的系列措施,专门领了一件防弹背心送给我穿上。由于恐怕在南非吃得不习惯,我和摄影记者何家俊扛着两箱泡面连同所有的采访机器设备就上了飞往南非的航班。在班机上,有空中小姐前来我的座位特意慰问我:“胡先生,听说您要去南非,您一定注意安全,保重身体。”最后,她还特别留了一块巧克力放在我的手里。当时的种种画面情景,真的很有几分“壮行”的味道。

  到了南非机场之后,我发现那里的危险状况比起想象之中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约翰内斯堡机场在我们抵达前一天恰巧发生了爆炸案,映入我们眼帘的正是一片狼藉。在第一时间我也发现“华视”的竞争对手“台视”和“中视”都派出了自己的采访报道小组。同时令我兴奋的还有美国的各大电视台也都不约而同地在南非开始自己的采访报道,而其中就有我的偶像彼得·詹宁斯和拉里·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能和偶像在一起并肩作战,我心中的激动实在可以用“站在全世界的新闻之巅”来形容。

  胡一虎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