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4版:睿思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选择自行车的城市
· 潜规则和标题党
· 终于直播诺贝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2 月 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终于直播诺贝尔
  终于直播诺贝尔

  央视最近发布消息,说将要从今年开始对诺贝尔奖颁奖礼进行直播。在我看来,这确乎算得上内地传媒业在意识上的一个巨大进步。

  除了一个“一不留神”红遍天的《百家讲坛》,内地电视的文化类新闻以及文教节目,近七八年来没什么大的亮点,这是有目共睹的。直播国内的各色文艺评奖,那是为完成上面布置的宣传任务;直播世界级的电影奖,那是因为广告,以及借此满足各类摄制组人员去国外出差的理想;惟独直播诺贝尔奖,它是一个问题:一来这种直播,到底会有多少观众、多少广告商捧场?二来采访诺奖,需要记者对各类学科以及人文领域的最近成果,有一个相对靠谱的认识和理解,案头准备工作肯定少不了的,采访不容易联系不说,提问时也不允许无知者无畏,所以即便报道地点是在美丽的北欧,也绝对算得上是一趟苦差。有没有文化先另说,单说苦活儿谁愿意去?尤其是对内地的电视记者。所以,央视这一步走得还算是有勇气。作为国家电视台,他们早就该这样。

  “诺贝尔奖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类似含有酸葡萄心理的议论,自2000年以来似乎听了不少。但这样的议论,没什么实际意义。因为类似的句式,你也可以把它放到对奥斯卡金像奖,或者对某一项目的奥运会冠军的议论上。电影、奥运,跟科学、文学、医学相比,哪个在人类的基本生活中更重要?分量是不言而喻的。何况中国迄今为止,一百年里还没出现一个以本国国民身份获得诺奖的同胞!一个国家一百年里,培养一二百个奥运冠军,不算是多难的事!但要想在两三个学科领域里都产生诺奖获得者,那可不是单凭某些机构的热忱、国民的勇气与吃苦就能做到的。

  每一年的诺奖给了谁,失意者作何反应?这当然是每一年公众和媒体留意的看点。但除此之外,获奖者因为对文明的贡献所领受的荣誉,全世界对于创造性工作所表达的尊崇,这一切,或多或少都会给收看颁奖礼的人们以触动,我相信是这样的。尤其是——对于现在一些多年来看惯了存单、干部述职报告、股票行情以及售楼合同的中国内地观众。所以,虽然知道今年获得文学奖的英国酷老太莱辛,有可能由于高龄无法出现在颁奖仪式上,我还是很期待过去在照片上看过的类似场面,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那一刻。

  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岁月里,曾有过以尊师重教为荣的日子。但由于有过几十年众所周知的扭曲与割裂,后来再遭逢应试教育趋近于体制化,“师道尊严”、“因材施教”这类词,已基本上退出我们的日常生活。如何从人性本身与文明产生亲和,成为对精神世界有所贡献的有信念的人,这大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仍是困扰我们文化的基本课题。从这点来看,直播诺奖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徐江:作家。著有随笔集《爱钱的请举手》、批评集《十作家批判书》、《十诗人批判书》等多种。

  江郎才劲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