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3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我是谁
· 开国上将刘亚楼与高层人物
· 山楂树之恋
· 女性身体全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1 月 2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我是谁
  凤凰卫视资深主持人胡一虎,出版自传吐露40年心路历程。40年前,一个婴儿在计程车上呱呱坠地,当天此条新闻见诸报端,从此便注定了他与媒介之间的微妙缘分。7年前,33岁的胡一虎放弃了自己在台湾电视圈辛苦打拼10年所得到的一切,以一个新人的身份,加盟香港凤凰卫视。高雄、台北、香港、北京、纽约,在不断的人生转场中,胡一虎开始追问:我是谁?

  贵族学校的失声期

  青春似乎都是在一夜之间突然降临,“砸”到每个孩子头上的。

  我由永清国小升至道明中学,得益于父亲和母亲处心积虑爱子之心的成全。在台湾,只要一提到道明,大家都知道这是位居南方第一的学校。它的学费是一般学校的10倍。当时一般学校是500块,它是5000块。因此道明中学一直被冠以“明星学校”和“贵族学校”的金牌声誉。由于我小学获得了大量的演讲与作文“奖状”,因此符合“道明”的招收条件,但是最终我得以以布衣之子的身份入读“道明”,关键在于父亲和母亲的一再坚持。

  进入道明读书,对于我们一家来说无疑是一夜之间加重了很大的负担,父亲的薪水依旧是微薄的,而母亲的家庭美容院也是昼夜辛劳地经营着,懂事的姐姐很小的时候就脚底下踩着板凳帮着母亲给客人们洗头发。相比他们的劳顿,家庭分配给我的任务只是“专心读书”,父亲是顶着“举家之力”寄托之下的“举家之愿”将我送入“道明”的!但没想到的是道明三年带给我的是几近完全的“失声期”。

  我首先面临的就是“贵族学校”盛名之下对于少年脆弱心理逼近的“不平衡”。小孩子不懂人生的出身不可以选择,也不懂否定家庭与出身是对于至亲的巨大伤害。少不更事的我就曾经因为同学嘲笑我带到学校的便当最小而回家埋怨父母,父亲听后赏了我一个耳光,母亲第二天给我准备了一个大份的便当——成年之后,我告诉父亲,“爸,你的一记耳光让我学会了永远不要和别人去比较,人要以自己的所有为满足”。

  “尊严”之伤只是我在“道明”承受痛苦的开始。我迅速发现我小学时期引以为傲的诸多“奖状证书”在“道明”迅速地“贬值”,我擅长的演讲与作文在“道明”的老师看来并无多大的实际价值。“道明”是男女合校,当时奉行的是“分数至上”的教育模式,本来是被人宠的多才多艺的文艺男生,在“道明”却根本没有老师和同学在意你。

  我开始“失声”,我不爱说话了。

  那个时期的我虽然每天都奔走在学校与家之间,但真的就如同一个沉默的影子一般。我借助拉南胡来发泄自己心中郁结的怨气与阴霾,在家里故意拉得很大声,也很难听。我开始被邻居骂:“小虎不要再拉了,不要折磨大家了。”可我就如同发了狂一般,你越说我拉得难听,我就越大声拉。

  在那个时候的我看来,“道明”的同学中有很多“神人”和“怪人”。同班的很多人头脑都好得不得了,前十名永远都是固定的几个人,这种局面似乎永远不会变。班里有五十几个人,我能考到三十几名就觉得终于考到三十几名了,因为考到三十几名的时候,就代表我念书要念到夜里两点——在“道明”的三年,最好的时候我也就考到班级的二十几名。

  这个时期的父亲每当关心地问起我学习落后的原因,我经常怨气十足地对他说:“爸,我够努力了。”父亲说:“你怎么才考三十几名,你原来不是第一名吗?”我说:“爸,这些人有问题,他们脑袋跟我不一样。”日子一久,似乎父亲也在开始“失语”,我每每从他的眼神中读到他对于我的失望与不解。

  “他们脑袋和我不一样。”如今看来这是多么具有“诡辩”意味的借口,但是它也道出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我也是从那个时候顿悟一件事:有人脑袋就是比我好,那我就不能硬要跟他比较,别人擅长他们的,我就应该走自己擅长的路。

  胡一虎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