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嫦娥”奔月·直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嫦娥”飞天那一刻,群山在颤抖
· 卫星今天进行第一次变轨
· “嫦娥”1年后的命运未定
· qianfang.jpg
· 绕月工程的
“中国特色”
· 卫星发射成功后
观众为南京小学生庆祝生日
· 探月二期工程已进行方案论证
· 卫星11月底首次“绘”出月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0 月 2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卫星发射成功后观众为南京小学生庆祝生日
  “祝你生日快乐”

  在西昌观赏“嫦娥”飞天的游客中,有不少来自江苏。有趣的是,南京小学生薛铭泽的生日恰好是10月24日。当卫星发射成功后,不少游客纷纷向他祝贺生日。

  “祝你生日快乐”

  来自南京市力学小学的薛铭泽,昨天无疑是最幸福的人。当“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后,现场观看的人们纷纷鼓掌拥抱庆祝的同时,纷纷走到薛铭泽的面前,“祝你生日快乐!”

  7年前的10月24日,薛铭泽出生。“小家伙从幼儿园开始,就迷上了航空,家里的玩具全是飞机、火箭、卫星等。”一旁的母亲李女士说,家里的电视只要一播放卫星发射或飞船一类的片子,立即就能把他吸引过来。一次,薛铭泽竟跟母亲吵着要带他去发射现场看。“我当时以为孩子闹着玩,也没当回事。想不到22日,他不知从哪儿得到的消息,说西昌24日要发射嫦娥卫星。要我带他去。”

  一听到24日,平时忙碌的李女士立即一怔,“孩子是24日出生的,如果把带他去现场看卫星发射作为生日礼物,一定意义不一般。”确认儿子的消息无误后,李女士立马放下手头工作,“到学校替孩子请了一周假,然后我们直奔机场。虽然一路风尘仆仆,到西昌后,儿子依旧兴致勃勃,精神抖擞。”

  目睹完卫星发射,虎头虎脑的薛铭泽认真地对旁边的游客大谈起了感受,“实在太奇妙了,我以后要好好学习,一定要乘火箭到空中遨游。”

  “这1万多元花得值”

  “太壮观太震撼人心了。”当“嫦娥一号”升空远去后,来自徐州的王世新激动地抱起妻子原地转了几圈,“这趟来得真值!”

  王世新今年37岁,以经商为生。“我从小就喜欢航天,对飞机、火箭、飞船非常感兴趣,每年都订相关的杂志看。”3年前,王世新从网上看到我国要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时,就暗下决心,一定找机会到现场看看。“为了能来西昌,我生意也不做了。”这次来,他不仅带上了同是航空迷的老婆和表妹,连一周零四个月的儿子也背上了。

  王世新说,火箭点火腾空而起的一刻实在太让人热血沸腾了,连我儿子也激动得手舞足蹈,啊啊直叫。

  为了这趟西昌之行,“我们光来回飞机票就花了一万多元。”王世新的老婆和表妹也是感慨万分,“来之前,我们还担心跑这么远来看卫星发射值不值。现在看完后,我们都认为,这1万多元花得值,实在太值了,一生难忘。”

  “我为祖国骄傲”

  “嫦娥”渐行渐远,迅速消失在太空中,但来自无锡的李先生依旧仰着头,站在奔月楼观看点,久久不挪一步。

  李先生是和女友一起来的,到成都后,因买不到飞机票,硬是在火车上站了十几个小时赶到西昌。昨天上午到西昌,来不及休息,又马不停蹄赶到卫星发射中心。“当看到高大的三号发射塔时,我们的所有困倦全没了。”李先生激动地说,“千里迢迢就为了这一刻。”

  卫星发射前10分钟,李先生就和女友各拿一台摄像机,站在楼上开始守候。“为了不漏一秒卫星升空的画面,我们提前5分钟打开机器。”当卫星升空沿东南方向而去时,由于楼顶的遮挡,李先生飞步跑到楼下,继续仰头追拍。“中国的航天事业太伟大了,我为祖国骄傲!”

  昨晚9点,李先生和女友又登上了去攀枝花的火车,“买不到返程的票了,我们只能绕道而回。”来去匆匆,李先生笑呵呵地说,“再累也值。”

  快报特派记者 刘向红

  10月24日,观众在“嫦娥一号”观景台等待观看发射。    新华社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