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体面地退出了故宫———故宫方面首先悔约,并且是以场地修缮和只经营“故宫品牌”的名义;而星巴克则大度地表示将不会追究故宫方面悔约的责任。(7月15日《深圳新闻网》)至此,席卷了海内外众多媒体、争吵了半年之久的“故宫里的星巴克”事件终于尘埃落定。然而,中国人的“星巴克忧虑”,或者说对中西文化到底该如何相处的反思,却并没有因此而消除,相反却有可能与日俱增。
坦率地说,星巴克开进故宫并不是一个什么有伤大雅的事情。因为,只要细心观察下故宫或颐和园或圆明园里的一些展品,就会发现古人早已大量使用和收藏西方的物件,比如西洋镜和钟表,比如咖啡壶和照相机,等等。特别是圆明园,简直就是中西合璧的艺术殿堂,这说明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所以,简单地以中西文化冲突的眼光看待“故宫里的星巴克”事件,有替古人担忧之嫌和误解中国文化之处。
然而,替古人担忧也好,误解中国文化也罢,并不是没有缘由,恰如荀子所说“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近世以降,中国人“以西方为老师”,结果却是“老师”打了“学生”———英法联军侵入了故宫、抢劫了颐和园、火烧了圆明园!看看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里比比皆是的中国文物,怎能不叫人感慨万千?看看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的圆明园,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
无论是荣光还是耻辱,历史都是一面镜子。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过去,包容西方文化并不等于要忘记历史。“故宫里的星巴克”恰恰勾起了中国人对近代屈辱历史的痛苦回忆,刺激了中国人敏感的历史神经线。没有任何理由要求中国人忘记这段历史,正如不能要求美国人忘记“珍珠港事件”、日本人不能忘记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犹太人不能忘记奥斯威辛集中营一样。有些媒体评论批评中国人愤懑于“故宫里的星巴克”为“过度联想”,甚至是指责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就难免有失公允而故作高姿态了。
更关键的是,包容他者不等于放弃自我,否则就不是包容而是投降了。事实上,任何包容性都是有限度的,一味模仿甚至是照抄照搬就会成为邯郸学步。近代以来,中国文化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步步退守,用著名新儒家张君劢的话说就是“五千年文化全部武装缴械”;而西方文化则是步步紧逼。
一种文化什么都包容,难免会冲淡自己、丧失自性,成为“四不像”,恰如一杯水,油盐酱醋都灌将进去就不再是水了。文化包容性的限度,一则体现在坚持本土文化的主体性,即坚持本民族文化的主导性、主流性、主干性,尤其是在本民族基本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仰上不能退缩;二则体现在坚持对西方文化的选择性,即保持甄别良莠、合理选择的理性态度,在器物和制度上而不是精神魂魄上采取“拿来主义”和“洋为中用”的基本原则。或许有人会说,这还是“中体西用”的老调重弹嘛!是的,这确实没有什么新意。但文化的基本理念不可朝三暮四、朝秦暮楚,人的精神魂魄不可游荡无归、漂泊不定,这就是中国文化“人唯求旧,器唯求新”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原因之所在。
从上述角度来看,星巴克退出故宫确乎有其文化的意义,特别是反映了何为真正的文化包容性的问题。在经历了百余年激烈的反传统之后,中国文化所剩的象征性场所已是无多,长城、孔庙、故宫等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中国人把自己的文化情怀、历史意识,乃至近来因中国益渐崛起而带来的民族自尊自信,集中投射于这些典型的文化场所,希望它们保持古色古香和民族特色,自是无可非议。
当然,为星巴克体面地退出故宫叫声好,不等于希望星巴克退出中国。恰恰相反,墙里退出,墙外欢迎进入。事实上,作为商业经营和时尚文化,星巴克在故宫之外的天地亦是相当广阔。推而广之,西方文化从内里或精神魂魄上退出而从外围或器物制度上进入,都是一个值得欢迎的事情。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研究员,哲学博士)
【学者视线之王达三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