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封面专栏/封面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王旭明叩响了 “文明即对话”的大门
· “作坊食品不进超市”的双重歧视
· 油价遵循垄断还是民生逻辑?
· 像他们一样监督“干部观摩团”
· 没有见义勇为 并非就是冷漠
· 癫狂房价下的“人均GDP创新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7 月 13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癫狂房价下的“人均GDP创新高”
  ■今日视点

  昨天有两条关于深圳的新闻,合起来看,让人有点五味杂陈的感觉。

  一是房价的疯涨。7月12日的《南方周末》报道,18个月以来,深圳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房价狂飙:平均房价从2005年的7000元/平方米上涨到近16000元/平方米,仅今年头6个月,房价就上涨了50%。

  二是深圳人均GDP又创新高。7月12日的《中国新闻网》报道,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效益深圳”统计指标,2006年深圳人均GDP为每人8800美元。“效益深圳”综合指数比2005年上升了五点七个百分点。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深圳人,看到这样的两条新闻应该会有一种悲喜交集的感觉吧———人均GDP又创新高了,通常也就意味着老百姓的钱袋子又鼓了一些,这可谓小喜;但转过头来看看疯涨的房价,不仅又要倒吸一口凉气:房价今年头六个月就涨了50%,这可比钱袋子鼓起来的速度快得太多了。刚刚被人均GDP创新高勾起来的一点点欢喜劲头,刹那间就被癫狂的房价冲得无影无踪,此为大悲。

  我知道,人均GDP创新高、平均工资大幅增加之类的数据历来是被当作政绩宣扬的。但在这个房价、物价飞涨的年代,脱离涨价背景来宣扬这些增长的数据,实在谈不上有丝毫的意义。经济学上有一个“相对购买力”的概念,就是用来衡量居民收入的实际价值的。

  如果把这个概念运用到人均GDP创新高和房价疯涨的对比中去,我们就能很轻易地得到一个令人悲哀的结论:虽然人均收入在增加,但房价上涨的速度更为惊人,两者对比,老百姓的“相对购买力”不是增强,而是大大减弱了。

  无论如何,房子是终归要买的,但你如果发现收入的增加远远比不上房价的上涨速度,你离安家的梦想越来越远的时候,会有怎样不可名状的焦虑?

  好话往往很能迷惑人,数据这个东西也是这样,它在很多时候,也是很能迷惑人的,尤其是在它被刻意选择了之后。我一直在想,有关部门发布平均工资和人均GDP增长数据的时候,为什么不愿把这些数据跟飙升的房价、医疗费用、教育费用挂起钩来?

  不过想来那些部门是不愿意这么做的,最简单的例子是,如果把这些数据与房价挂钩,那这些看似光鲜的数据将会失去“政绩宣扬”的意义———房价涨得那么快,收入就增加那么一点点,政府部门怎么还好意思来宣扬。

  但数据的功能是要让人们知道真相,倘若有关部门有脱离“数据政绩”的勇气,那么,让“增长的数据”和“增长的物价”挂起钩来,让人们在数据的对比中了解到全部的真相,必然是今后数据发布的一个改革方向。

  回到深圳此次发布的人均GDP数据上来,“效益深圳”对老百姓来说是没什么意义的,如果将人均GDP增长与房价疯涨结合起来,搞一个“负担深圳”的数据,也许才是老百姓所需要的。

  (正荣)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