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阿瞒出道》在天涯社区贴出后,每日跟帖无数,受到众多网友的追捧。作者撕得香烂的狗肉,挂起羊头的招牌,把曹丞相风流韵事细细道来,寻求人们诋毁曹操的个中因由,各位权把此文当酒肴,慢慢品来。
升官之路
公元177年,在朝野众多官员的推荐与赞扬声中,曹操被任命为顿丘县令,当即走马上任。曹操当然不会拿这个正县级干部当回事。所以上任后权当进入了做官学校的初中部学习了,小时候缺的文化课也好趁机补一补。
这段时间曹操主要以修文为己任,习武当然也是必修课程,不过这时的曹操在武学方面早已不屑于“哼哼!哈哈!”的小儿科阶段了,他要研究的比楚霸王还要厉害百倍———完善自己的孙子十三篇注释。
后来文学方面曹操的成就是非凡的,不但一扫前人辞赋中的脂粉气息,而且以磅礴之势横开建安文坛一代先河!所留诗赋至今读来仍觉豪情如在,荡气回肠!
曹操在顿丘任上晃悠几个月了,没有什么明显的政绩,反而倒是有关曹操武功深湛、力敌万人的传说越播越远,越传越邪乎。
忽一日,曹操接到朝廷明发公文:因曹公孟德勤政爱民,政绩卓著,特予表彰,并同时因公能明古学,征拜议郎。升官了!而且这官升得稀里糊涂,莫名其妙。能明古学?这是哪儿跟哪儿的事啊?
这次升迁绝对与老爸曹嵩没有任何关联,如是他老人家使的暗劲,家书早该到了,不管怎样,升官总是好事吧?反正比降职强得多。先上任再说吧。
这笔功劳应该记在曹操大大得罪过的小黄门蹇硕身上。
汉灵帝一日忽然心血来潮,想加强一下精神文明建设,以便与当前的物质文明相适应,亲自下诏,让在朝官员们推荐几名精通古文的人,给予议郎的高官待遇,帮皇帝教化天下子民。
这蹇硕一看,机会来了。这议郎是个什么官呢?郎有四种:议郎、中郎、侍郎、郎中。郎官负责给皇宫掌守门户,出充车骑。议郎却是文职,在郎官中级别最高,属于朝廷的言官,掌顾问应对,能参与朝政议事,由于接近朝廷中枢,虽品级与县令相当,但将来的仕途发展远非一个地方县令所能比拟。
那小黄门蹇硕难道如此大量,对棒杀自己亲叔父的曹操竟然仇将恩报?这里面大有奥妙。
百里县令,虽不起眼,却是身兼县长、法院院长、检察院长于一身,要不,为啥有一方父母之称谓?蹇硕素闻曹操勇武过人,是不能容忍曹操在这个用得上武略的位置上长待的。你的特长不是会功夫吗?好,咱家就荐你个文的不能再文的官做,有武功你就在竹简上施展吧———他把曹操看成个半文盲的大老粗了。
就这样,在县令这个位置上还没坐热屁股的曹操离开了顿丘,重回京师。
没用蹇硕费多少心思,机会就像金元宝从天上掉下来一样,砸在了曹操的头上,这回可不是上天送给曹操的礼物,是送给蹇硕的。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曹操二十四岁,因堂妹夫强侯宋奇被诛,曹操从坐免官。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离开了议郎这个言官的岗位,实际上等于远离了一颗定时炸弹。言官的工作就是专门给政府提意见,上边说不定哪一天就翻脸。
真正的无官一身轻。曹操算是从做官学校辍学回家。他已不满足于做上一个好县长了。趁这时空闲娶了一个小老婆,光和二年(公元179年),曹操二十五岁,在谯县纳卞氏为妾。就是这位卞氏,在八年后给曹操生下了一个皇帝,就是那位敢做老爸曹操不敢做的事、把汉献帝的皇冠抢过来戴在自己头上的魏文帝曹丕。
其实,曹操自己在九泉之下也是应该感激这位皇帝儿子的,就是他,让自己在死后过了一把皇帝瘾,入土不久便被尊谥为魏太祖武皇帝。当然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