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看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南京昨天入梅 未来三天有大雨
· 50年一见 端午节遭遇黄梅天
· 霾被首次纳入灾害预警
· 气候变暖 江南“梅味”淡了许多
· 梅雨期间小心这些病
· 湿气包裹 最大可“增温”10℃
· 昨日入梅,傍晚潮湿闷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6 月 2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气候变暖 江南“梅味”淡了许多
  全球变暖的蝴蝶效应,正扇动着翅膀,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连梅雨这个江南独有的天气现象,似乎也受到它的扰动,味道变淡了许多。省气象台专家告诉记者,连续两年的汛期,苏北的降雨反而比江南多,而梅雨独有的闷热的感觉也缓和了许多。梅雨,难道也生病了?

  过去的梅雨闷热潮湿

  江南的梅雨,素以潮气重、闷热感强著称,北方人如果梅雨期间来到南京,那肯定不适应。时间一久,梅雨几乎成了江南的一个代名词。久居南京30年的王老告诉记者,自己家住一楼,一旦遇见那种典型的梅雨,生活上确实比较受罪,地面还潮,斑斑点点全是水印,自己年纪也大了,一旦遇到连续阴雨,自己就觉得胸闷,喘不上来气。

  专家告诉记者,梅雨没有一个学术上精确的标准,但一提到梅雨,感觉就是暴雨多,潮气重,像是蒸桑拿,衣服长时间不见阳光还有股难闻的气味,家具甚至还容易上霉。

  现在的梅雨越来越怪

  不可否认的是,从2003年开始,江南的梅雨似乎变得温和了。省气象台专家表示:“这很有可能是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梅雨特征不像以前那么明显了。”

  “降雨的主战场似乎越来越偏北,而江南闷热的感觉也小了不少。”一位气象专家告诉记者,梅雨是江淮以南地区的一种特有现象,苏北下雨严格说还不能称为梅雨。

  去年6月21日入梅,梅雨量虽然正常,但降雨主要集中在淮北和江淮之间北部地区,沿江苏南地区相对较少,还没有怎么太体会,就出梅了。2005年更不用说,梅长就4天,且没有连续性暴雨,暴雨也呈北多南少的态势。2004年也不寻常,前期主要以阵雨为主,后期则多雷阵雨天气,居然没有出现特有的连绵阴雨,湿度也比常年同期偏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